二、电流的磁场(一)司徒育才学校吴维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电能生磁,了解奥斯特实验(2)初步认识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通过奥斯特实验和条形磁铁外部的磁场,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知识迁移的能力(3)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现象、信息,并会处理这些信息2.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和探究的过程,经历电生磁的发现过程,能简单描述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2)能在实验和探究中发现、提出问题,并能制定简单的实验方案(3)在讨论、评估、交流中能用书面和口头表明自己的观点,能初步有评估和听取别人意见的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电生磁的研究和对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知道电能生磁;掌握安培定则并能熟练应用。2.难点:熟练运用安培定则由电流方向判定磁场方向、螺线管磁极;由螺线管的磁极和绕法判定电流方向;由螺线管的磁极和电流方向画出螺线管绕法。三、教学器材准备每组配电池盒一只、导线一根、开关、灯泡、小磁针各一只;另投影仪一架、螺线管(有铁芯)一个、大铁钉一个、大头针若干、条形磁体一块、圆管一个、铁屑。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一)复习:试画出条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标明方向并标出小磁针的N、S极。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的相似作铺垫(二)实验导入:重做上讲的条形磁体对小磁针的作用实验提问:在磁场中的小磁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猜一猜:人不直接施力,还有没有其它方法?答:小磁针受到磁体周围的磁场对它磁力的作用。答:电流(通电导体)周围引起类比猜想(三)进入新课:1、奥斯特实验:给:两节干电池、一根较长的导线、小磁针、小灯泡、开关各一。问题1:用这些器材能设计一个什么电路?画出电路图。问题2:用这些器材或组成的电路能使小磁针受力偏转吗?试试看。探究后提问:(1)你们是怎样做的?通电导线与小磁针怎样放置?(2)是不是电流小了?怎样增大电流?(把小等泡去除,利用短时短路产生的大电流试试!)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表明了什么?对调电源的正、负极,改变导线中的电流的方向再做一次,你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又表明了什么?观看视频实验并总结奥斯特,19世纪丹麦物理学家,第一个成功的发现电与磁之间的联系。试一试:学生小组探究答:……;把通电导线拉直、平行放在静止小磁针的近上方。引导后学生再做一做答:小磁针()时针偏转,表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答:小磁针()时针偏转,表明: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巧设问题、引导探究帮助未完成实验的同学感受实验过程。2、通电螺线管:若把线绕在管上,就成了螺线管。演示:把通电螺线管靠近磁针,会发现磁针与螺线管相吸引或排斥。这表明了什么?实物展台演示:内嵌螺线管的透明塑料上均匀撒上一层细铁屑放置展台的中央。(1)轻敲塑料板,观察现象;(2)通电后重复再做一次观察现象。提问:①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像什么周围的磁场?②怎样判定通电螺线管两端的磁极极性?(3)两端放上小磁针,通电后观察静止小磁针的转向,并判定出通电螺线管两端的磁极极性。(4)对调电源的正、负极,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再做一次,你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表明了什么?学生用导线亲手在圆管上绕一下表明: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答:①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相似。②在两端放小磁针。表明:通电螺线管两端的磁极极性与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建立螺线管的感性认识,为安培定则铺垫对比类比3、安培定则:每次都用小磁针来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十分不便,人们利用安培定则可以非常快捷准确地判定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1)简介《安培定则》的发现:课件(2)内容: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多媒体课件配合讲解如图四种情况:判出N、S极)学生读:1820年7月21日,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9月11日安培得知消息后,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