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处理(一)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设计与技术的辩证关系,即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以及学生分组设计制作纸盒。它是本册教材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兴趣的关键内容。本节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的同时,感受设计的重要性,对设计过程产生兴趣和学习的欲望。(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说明设计的作用。(2)通过调查研究和亲历设计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创新设计的理解。(3)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和创新设计的喜悦,初步培养学生设计创新意识。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些案例,经历在日常生活中新的技术产品、新的工艺往往都由设计开始的过程,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发展创新性思维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2)经历典型的技术设计、制作和评价的活动过程,初步掌握基本的技术学习方法和技术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和创新设计成功的喜悦,初步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的意识。(2)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三)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后,对技术是什么?技术有什么价值?技术有怎样的性质?技术的未来会怎样发展?等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入设计的理念,阐明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同时为后面有关设计的内容进行了很好的铺垫,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想这也是本书编排的亮点之一吧。所以学生学习本节应该不会存在太大的困难。(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以上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今后的教学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重点:设计对技术发展的作用。难点:理解设计与技术的辩证关系。二、教学策略设计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教师讲授、媒体演示、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实习指导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策略。我首先通过媒体演示案例,讲解知识点,接着设置任务,让学生自主思考,回答问题,然后进行分组合作讨论,形成结论,最后教师总结评价。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作品,进行交流讨论。整个课堂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共享学习成果。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多媒体演示文稿),一些教学中用的图片,以及制作纸盒用到的材料及相关工具,如:直尺、剪刀、胶棒等。四、教学过程序号教学内容教师引领学生活动1引入新课PPT展示手机演变的图片或实物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设计在技术发展中有什么作用?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是否密切呢?教师通过媒体演示通讯工具的变化:老式手摇电话机→现代可视电话机→砖头式的手机→现代小巧玲珑、功能齐备的手机由同学们身边比较熟悉的、常用的通讯工具的发展:它们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大,样式也越来越新颖……。通过大家的观看,让同学们首先知道设计与技术之间存在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把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之中。听讲、回忆思考、讨论主要引领方式: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师:同学们,设计与技术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23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实习1(1)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马车→蒸汽汽车→内燃汽车→现代汽车师:从古代的马车到现代人们乘坐的形态优美、性能卓越的汽车,人类的代步工具越来越先进,制造交通工具的技术也越来越高明。在这人过程中,结构的更新,动力的改变,工艺的进步,乃至每个零件、每种材料的革新,都显示着技术的发展进步,而每一个进步,都凝聚着设计者的心血。师:同学们,设计在技术的发展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技术世界包罗万象,每一项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设计。当今社会,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人民生活变得如此丰富多彩,设计起着关键作用,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思考:设计促进技术发展的例子还有很多,请举出你想到的其他一些例子?通过到图书馆、工厂、设计单位查找资料,分组走访技术人员,调查设计在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并写出调查报告在全班交流。观看幻灯片展示学生每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