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类比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3、理解串联电路各处电流关系和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论证、交流与合作的探究能力,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与实验方案,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和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教学难点关于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探究。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电池、灯泡、导线、开关、电流表等。教学步骤:(一)复习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问:串、并联电路有什么显著的区别?2、水管中的水,向一定方向流动,形成“水流”。与此类似,导体中的电荷向一定方向移动,就会形成电流。电子表中的电流和晶体管中的电流,其大小强弱是不一样的。如何表示电流的大小呢?答案要点:①并联电路有分支点(分点、合点)【标志】。②串联电路中的用电器同时工作或停止工作。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用电器可互不影响,单独控制。学生思考。复习旧知识,为新课内容作准备。类比法引入电流的概念。(二)进行新课。一、电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概念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的量来表示电流的强弱,叫做电流。2、符号电流用字母I表示。3、单位单位名称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比安小的单位有毫安(mA)和学生阅读记忆。注意:I是表示电流的符号,A是表示电流单位安培的使学生对单位的大小有粗略的认识,把日常生活与微安(μA)。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A=1000mA,1mA=1000μA。请学生看书图13-34,一些常见电器的电流大小。符号,初学者易混淆,应注意区别。学生看书图13-34。教材有关联系实际的内容结合在教学中,学生印象会更深刻。二、怎样使用电流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测量电流大小的工具我们通常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的大小,图13-34是在实验室里常用的电流表。2、符号电流表在电路中的图形符号是。3、实验探究【1】探究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观察电流表并对照阅读使用说明之后,请和同学就下面这些问题进行讨论。(1)怎样读取电流表所指示的数据?(2)表盘上示数的单位是什么?(3)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与表盘上的两排示数之间有什么关系?(4)你所使用的电流表表盘上的分度值是多少?(5)读取数据的正确顺序是:先确认你使用的,然后根据读数。图13-36(a):量程为A,刻度盘上每大格表示A,每个小格表示A,指针示数为A。图13-36(b):量程为A,刻度盘上每大格表示A,每个小格表示A,指针示数为A。请学生归纳读数方法。(6)怎样才能把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呢?对照图13-37进行讨论。【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有什么关系①猜想与假设(1)在图13-38中,从电流的流向看,A点的电流可能最大,B点的电流小一些,C点的电流最小。观察电流表。记住电流表的符号。学生探究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学生实验后回答。填空:量程分度值0-310.1,2.50-0.60.20.02,0.5学生归纳出电流表的读数方法:①看清量程;②看清分度值;③读数。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一定要注意一些不正确的接法。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是电学实验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探究后面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基础,因此首先要探究电流表的使用方法。(2)由于串联电路的电流只有一个通道,A、B、C三处的电流大小相同。(3)其他猜想:。启发学生看探究点拨。②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按图13-38进行实验,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③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将电流表分别串接在A、B、C三处(图13-39),合上开关后,请将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④记录数据⑤得出结论⑥交流与合作把本小组的实验数据和结论与其他小组相比较,看看有无异常现象发生。如果发现某小组实验结论与其他小组相差较大,就要共同研究原因。【3】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间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