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学习重点与难点: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2.理解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意义。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知识要点梳理:1.人口迁移的概念:是指人的在国际或范围内发生改变。①概念:是指人口并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迁移活动特点:以性、的移民为主②19世纪前2.流向:欧洲到和为主特点:从国家流向国家③二战后移民减少,短期增加。流向:迁出地区变为迁入地区的,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的,从境外招募外籍工人的和石油输出国。①指在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②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因素:和力量束缚及经济的脆弱、频繁的和等。3.特点:国家有,有进行。20世纪80年代前流向:由向和。③新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特点:流量,流向也明显变化。流向:由中、西部迁往部。环境和环境的变化宏观因素个人对或需求的变化4.(起重要作用)、微观因素、1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影响从口迁移的因素训练与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人口迁移是指()A.人口地理位置永久或长期地变化B.人口由一个居住地到另一个居住地C.跨越行政区界线的人口空间移动D.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该人口居住地2.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人口迁移3.有关人口迁移的概念理解,正确说法是()A.我国大学生赴美留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B.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C.参与国际旅游的属于人口迁移D.空间移动距离在100千米以上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4.下列地区在国际人口迁移中,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的是()A.亚洲B.拉丁美洲C.欧洲D.大洋洲5.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①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②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③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④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A.①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7.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的是()2A.自然环境因素B.政治因素C.婚姻家庭因素D.社会经济因素8.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农村到城市B.城市到农村C.农村到农村D.城市到城市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据此回答9-11题9.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非洲10.若该图表示近年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河南C.从新疆流往内地D.从湖北流往重庆11.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D.甲地优美的环境读教材p9图1.8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回答12~15题12.有关我国民工流动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①从山区流向平原②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③从农村流入城镇④从干旱地区流向湿润地区⑤农业发达地区流向工商业发达地区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3.伴随我国西部大开发,部分人口有自东向西的迁移趋势,有关这种迁移原因和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国土整治而引起的有组织的人口迁移3人口迁出甲地人口迁入乙地B.由城市化而引起的自发的人口迁移C.由国土整治引起自发的人口迁移D.由城市化而引起的有组织的人口迁移14.有关我国“民工潮”的叙述,正确的是()A.方向大体是由经济发达的沿海流向经济落后的内地B.是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农村剩余劳动人口支援城市建设C.和三峡库区的移民性质一样D.对城市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改善都有积极作用15.我国“民工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人口数量太多,无法安置B.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