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必修3”的核心内容,“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之所以选取“珠江三角洲”为例,主要是考虑到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但出现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能够充分体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节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城市化水平高,三是问题与对策。第一部分内容重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区位优势,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运用资料分析本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并讨论其影响因素及二者之间粗略的线性关系。本节最后一部分内容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理解工业化、城市化对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措施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三、教学重难点1.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四、学情分析本节教材选定的区域是我国国土重点整治的区域,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区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资料的搜集比较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可在充分利用教材中图文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增加信息的引入量,扩大学生的视野和课堂容量。此外,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整理、分析、归纳资料的能力,这就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用心爱心专心1五、教学策略和手段运用活动、案例、图文进行形象、生动、直接的启发。主要采用了读图分析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1.结合地图以及课本的探究与活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条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资料,指导学生归纳出两者之间的关系。3.通过课堂讨论,尤其是小组讨论,找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六、教具准备地图、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珠江三角洲地区30年发展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变化原因。思考珠三角地区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创设情景,激起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同时又引入正课。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经济快速发展1、指导学生读图4-3-2,分析讨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鼓励学生思考发言)2、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的特点,并联系历史知识,认识早期资本主义对本区经济发展的影响。3、利用课本103页活动设计,进一步讨论分析珠三角地区快速发展的其他优势条件。(鼓励学生思考发言)4、引导学生读图4-3-3,理解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是本地区经济发达的一个侧面反映。5、总结珠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条件。读图分析,回答问题资料分析,概括总结问题讨论,问题回答培养学生根据图文资料获取地理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协助学生理解影响珠三角地区快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以此突破难点二、城市化水平高1、讲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进程从根本上说,城市化水平是由经济水用心爱心专心2平决定的。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市化进程也有不同的特点。2、指导学生读图4-3-6,引导学生分析改革后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的特点。(鼓励学生思考发言)概括总结改革开放以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