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一政治《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案新人教版教材分析:本框是上一框内容的深化,是从理论创新方面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学情分析:学生对我国近代史已有所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一定了解,但理论与实际结合较少,要引导学生体会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教学目标: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是以人为本运用:结合时政热点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教学重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知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方式,。这节课是上节课内容的深化,就是从指导思想方面了解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讲授新课】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6页,思考几个探究性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点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它能得到长足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作为共产党人应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教师活动: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思考中国共产党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意义是什么?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1教师总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于党在新世纪新阶段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师提问:什么是“三个代表”学生回答: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教师提问:如何理解“三个代表”的内涵?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指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体现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进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它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播放影片《走进新时代》《先锋颂》的有关片段和任长霞、牛玉儒等事迹。提出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应该怎样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2教师点评:(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它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2)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