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选择题1.《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A.禹死后启继位B.建立武装C.设置官职D.制定刑法2.(2013·辽宁沈阳质量监测)据考证右图是商朝武丁时期的甲骨。牛骨正反面刻满了长篇卜辞,内容涉及北方部落入侵和王命诸侯出征、田猎以及天象等。该图反映出()A.商朝神权与王权结合B.天人感应的神权色彩C.商王严密控制诸侯国D.迷信活动,史料价值低3.我国古代有许多特色鲜明、魅力独特的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传统节日,有的消亡了,有的与其他节日融合了。春节、中秋、清明等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传承至今,这是因为()A.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保护B.家庭因素、孝宗敬祖切合传统文化的主题C.节日起源的美丽传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D.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脉相承4.(2013·河南郑州模拟)陈胡公为嫡满系舜帝之子商均的32世孙。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把他封于陈,侯爵,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对此,以下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初年曾经分封过异姓贵族B.周统治者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C.陈胡公在封国内居于大宗地位D.陈胡公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继承人5.(2013·洛阳市高三统考)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相对密闭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该观点旨在强调()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自然经济是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D.乡土观念与世俗民风是宗族延续之本6.(2013·江苏南通模拟)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A.分封制全面崩溃B.宗法制荡然无存C.郡县制初现雏形D.实行郡国并行制7.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当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时,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这一事件与下列哪一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B.“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8.(2013·潍坊摸底)秦灭楚后,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秦代长沙郡以今长沙地区为中心,覆盖了湖南大部分地区。该郡()A.依然实行楚国文字B.下辖若干县、乡、里C.郡守由皇帝任命,定期向丞相述职D.县令由郡守任命,定期向皇帝述职9.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10.古代把皇帝称为“陛下”。“陛”本意指宫殿的台阶,后来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臣民要同皇帝说话,常常要通过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突出特征是()A.封建等级制度森严B.专制皇权不可逾越C.中央机关权力分化D.皇帝推崇君权神授11.右图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他为能够有效地“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统一文字C.统一货币D.统一度量衡12.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A.定期朝觐皇帝B.监督监察百官C.负责地方行政D.拥有世袭权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启。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材料二材料三“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材料四树有根,水有源,追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近几年,世界各地华人后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