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教学目标1.简述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的主要操作步骤。2.简述哺乳动物胚胎的早期培养方法。3.认同体外受精在家畜快速繁殖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1)体外受精在家畜快速繁殖中的重要意义。(2)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的主要操作步骤。2.教学难点(1)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材的内容、教学的条件综合考虑进行。本节教材是在哺乳动物体内受精和胚胎发育的理论基础上,着重简述哺乳动物体外受精和胚胎早期培养的技术方法。本节内容简单,学生通过阅读基本能明白。另外,由于所讲内容技术性较强,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不易引起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可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以“试管牛”为例,创设出一种新的学习情景,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以胚胎工程学家的身份出现,亲历其境地去思考和探究“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的过程,领悟其探究的方法,以达到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获取知识的目的。教学过程导入师:“今天喝了牛奶的同学请举手”。(学生根据自己情况举手)师:展示课件并讲述中国人与美国人年平均喝奶量。同时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咱们国家的人对奶制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的问题?学生做出回答。师:课件展示国产奶牛与国外良种奶牛的特点。提出问题:通过什么办法使良种牛能快速大量繁殖?学生做出回答。教师讲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试管动物技术。新课学习首先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试管动物技术的概念: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成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并指导学生理解试管动物技术的过程: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试管动物的意义:①快速、大量繁殖动物优良品种(畜牧养殖业上的意义)②解决人类的不孕问题(人类生殖上的意义)。接着,请学生回忆第一节课的内容,并思考讨论以下各题:(1)哺乳动物体内胚胎的形成需要经过哪些过程?(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受精—胚胎的发育)(2)哺乳动物体外胚胎的发育需要完成哪些环节?(获得精子和卵子—体外受精—体外胚胎培养)。在学生讨论出结果的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胚胎工程专家就是根据这几个环节来研究哺乳动物体外受精和胚胎早期培养方法的。今天请大家来扮演胚胎工程专家,共同模拟研究“试管牛”工厂化生产的技术流程。首先,请学生阅读教材;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研究“试管牛”工厂化生产的技术流程并拟出以下关于技术流程的研究题目:(1)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2)精子的采集和获能;(3)受精;(4)胚胎的早期培养;(5)画出“试管牛”工厂化生产的技术流程图解(图3-2)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卵子的采集及培养、精子的采集及获能的相关知识。1.卵母细胞采集的方法和操作的要领是什么?对实验动物小鼠、兔和小家畜猪、羊等卵母细胞采集时,可先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然后在适当的时间从输卵管冲取卵子,并使其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第二种方法是从刚屠宰的雌性动物体内摘取卵巢,再从卵巢中采集卵母细胞。还可以直接从活体动物的卵巢中采集卵母细胞,叫活体采卵。需借助超声波探测仪、内窥镜或腹腔镜,直接从活的动物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后两种方法适用于大家畜和大动物。采集的卵母细胞需在体外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2.如何选择用于体外培养的卵母细胞?在选择卵母细胞时,无论用哪种方法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外围一般都应该有数层卵丘细胞所包围,形成一个叫卵丘复合体的结构(COC)。这种结构对于卵母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的成熟是十分重要的。在对家畜体外受精的操作中,一般把未成熟的卵母细胞分成A、B、C、D四级。对A级卵母细胞要求是有3层以上的卵丘细胞包围,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均匀;B级是少于3层卵丘细胞,但卵母细胞质要均匀;C级为没有卵丘细胞包围的卵母细胞,又称裸卵,培养效果很差;D级是退化或死亡的卵母细胞,应淘汰。A、B两类卵母细胞培养效果较好。3.采集精子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具体要求?主要分为假阴道法、手握法和电刺激法。假阴道法是用特制的假阴道,满足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