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选择题1.(2013·郑州质检)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要(腰),一指(脚趾)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2.(2013·石家庄高三质检)下面是两汉时期孝廉家世可考知者统计分类表。官僚贵族子弟富豪子弟平民子弟贫民子弟69.6%6%15.7%8.7%由上表可见,汉代察举制()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3.《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遗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上述材料说明()A.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C.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4.“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具有此种行政审核功能的机构是()A.汉朝的中朝B.唐朝中书省C.唐朝门下省D.明朝的内阁5.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过程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③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自明朝晚期,厦门开始有博饼习俗,中秋前后,骰子声四起,“一秀”“二举”“四进”“三红”“对堂”“状元”,形成独特的厦门博饼文化。这种地方文化反映了中国古代何种制度()A.等级制度B.分封制度C.郡县制度D.科举制度7.新版《水浒传》在各电视台热播,再次出现了“新水浒”热。原著《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了枢密使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A.军政B.民政C.行政D.财政8.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A.工部B.礼部C.户部D.兵部9.(2013·潍坊市模拟)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天之变局,至是始定。文中“天之变局”是指当时()A.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B.统治阶层出身的变化C.制度法令由混乱到统一D.政局由动荡走向稳定10.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黄宗羲所说现象直接导致中国古代政治()A.高度集权B.腐败严重C.高效清明D.机构臃肿11.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部门执行。这可能是哪个时期的制度()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12.(2013·安徽江南十校二模)右图是歙县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许国八角牌坊,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牌坊雕刻精美,气势雄伟,可谓古牌坊中的瑰宝B.该牌坊的建立,有光宗耀祖之意C.许国以大学士兼任丞相,故有能力建此牌坊D.牌坊上“先学后臣”,用意在于鼓励家乡人读书二、非选择题13.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深受毛泽东盛誉的中国古代政治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载:“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材料二唐太宗曰:“国家本置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