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SIXSIGMA規格管制技術與SIXSIGMA品質績效方法說明4-1傳統THREESIGMA品質理論與假設基礎說明4-2SIXSIGMA高品全製程簡介與概念說明4-3高科技產品SIXSIGMA品質的特質與挑戰4-4SIXSIGMA中心值控制原理與變異數不變應用範例說明6σ-PPM製程簡介與概念說明何謂六個σ製程Cp=2.0Cpk大于或等于1.5為何以六個σ訂為品質缺點基準在無製程變異情況下(Cp=Cpk=2),產生之缺點率僅為0.002PPM。(10億分之2)在製程無法消除變異情況下,即使Cp=2,Cpk=1.5(1.5個σ),缺點率亦僅有3.4PPM。(百萬分之3.4)3σ1品質概念與6σ2品質概念一般人所說的﹝3σ管理﹞概念–規格上限規格下限σ2→6.0σ=────────────12.0在此種σ1=σ2假設條件下–規格上限規格下限=12σ26σ2>3σ1因之:6σ2管理比3σ1管理寬松3.0σ之品質要求與圖形管理–規格上限規格下限(一)3.0σ之品質要求=────────────=σs→3.0σ6.03.0σ→之品質保証66.803PPM(二)製程標準差之計算公式σa1=√∑(Xi-X)2n(群體標準差)σa2=√∑(Xi-X)2n−1(樣本標準差)3.0σ管製圖之比較、分析(1)σs→3.0σ與σa作比較、分析–規格上限規格下限(2)計算Cp=────────────6σa(3σ)規格上限-XX-規格下限Cpk=───────────────或(取其較小值)3σa3σa6.0σ之品質要求與圖形管理–規格上限規格下限(一)6.0σ之品質要求=────────────=σs→6.0σ12.06.0σ→之品質保証3.4PPM(二)製程標準差之計算公式σa1=√∑(Xi-X)2n(群體標準差)σa2=√∑(Xi-X)2n−1(樣本標準差)6.0σ管製圖之比較、分析(1)σs→6.0σ與σa作比較–規格上限規格下限(2)計算Cp=────────────6σ(3σ)(3)規格上限-XX-規格下限Cpk=───────────────或(取其較小值)3σa3σa高科技產品品質的特質與挑戰(一)「傳統工業產品」品質可靠度的要求1924年W.A.Shewhart博士所建立的「品質管製圖μ±3σ管製理論」,其要求的品質可靠度μ±3σ=99.7300029%μ±3σ品質不可靠度:1-99.7300029%=0.2699971%(99.7300029100)1000=6.6962488%(99.7300029100)2000=0.4483975%(二)「高科技產品」品質可靠度的要求SIXSIGMA的品質理論μ±6σ所要求的品質可靠度99.999999800%SIXSIGMA品質不可靠度1−99.999999800%=210億(99.999999800100)1000=99.999800000%(99.999999800100)2000=99.999600001%規格、公差與品質要求品質工作人員,經常會這么想,如果把品管工作做好,第一步應從何處著手?有人說品管要從「教育」開始;有人說要從高階主管的「觀念溝通、啟發」開始,這些說法,都有其道理,只不過略嫌籠統:比較實際且具體的說法「品質管製」應從公司「高階主管」當中具有「決策權」的人士中,研商「品質策略」開始,要從「品質設計」之前階段工作開始;要從「規格、公差」的研究、設計開始;也「務必要求」協力廠商提供最高品質的原、物料;換言之,必須要求「協力廠商」特別注意其「品質特性」的「規格、公差」,要求「協力廠商」規劃、實施「6σ的品質與水準」與「6σ的品質要求」。設計產品時,除考慮產品的用途外,還須顧及經濟製造的要求。因此擬定產品的「規格」通常要充份的考慮「允差」問題。「規格」是與產品個別的檢驗結果直接比較,產品個別的「品質特性」與「規格」比較以前,我們須先使生產程序在「統計的管製狀態」中;因此「規格」必須根據「產品的功能」或「顧客需求」所選定,且用以判定其一特定之可接受性的工程需求。「規格」可能或可能不與製程所表現的能力一致;如果不一致,超出規格的零件必然發生。因此品管人員必須特別重視下列五項有關「規格」的專有名詞。(1)規格要求:工程部發行之詳細「產品要求」及製造工程部所發行之「製造要求」。(2)雙邊規格:為一尺雨注明其「上限」及「下限」要求者。(3)單邊規格:僅規定「一項」最大值或最小值者。(4)工程規格:此項文件通常和工程圖面一並發布,用以作為協力廠生產或測試其產品時的必要資料。「工程規格」中務必要注明其「試驗方法」及試驗結果的「判定基準」。(5)工程材料規格:系指有關說明一項產品材料之文件,並定義有關說明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