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财经大学《成本会计学》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CostAccounting课程代码:编写单位:会计学院执笔人:胡北忠审核人:编写时间:2013年2月贵州财经大学教务处印制2013年2月10日课程中文名称成本会计学课程英文名称CostAccounting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会计学先修课程《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学》并修课程《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总学时68学时总学分4\3学分使用教材《成本会计学》万寿义、任月君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1.于富生,《成本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王宝娟,《成本会计学》,中国人事出版社社,2005年版3.常颖,《成本会计学》,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年版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或课堂开卷考试课程概述(本课程在学科或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内容简介等)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学生在学生学习《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会计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成本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微观经济管理课程。它阐述成本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成本会计的对象、任务,成本核算的要求、程序,各项要素费用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的核算以及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等。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成本会计的任务和环节,认识做好成本会计工作对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掌握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其他行业成本核算的特点,掌握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掌握成本分析与成本的控制的基本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章次章名学时备注1第一章总论22第二章成本会计的发展及其职能和种类23第三章成本预测、决策与计划4实验14第四章产品成本核算概述35第五章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6实验26第六章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核算5实验37第七章生产损失的核算28第八章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结转的核算6实验49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210第十章成本计算品种法4实验511第十一章产品计算分批法412第十二章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6实验613第十三章产品成本计算分类法414第十四章成本计算定额法4实验715第十五章标准成本制度416第十六章期间费用的核算217第十七章成本报表的编制418第十八章成本报表的分析4实验8总学时合计68[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本章阐述成本的基本理论问题。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成本的作用及降低成本的意义和途径,一般性理解成本的理论涵义,掌握产品成本、期间成本等相关概念,熟练掌握成本开支范围,重点掌握成本的各种分类。[重点难点]1.理论成本与现实成本(难点);2.成本会计的概念;3.成本的内容(难点)4.成本的分类[教学时数]2[教学内容]第一节成本的涵义一成本的涵义1、商品价值构成:W=c+v+m2、理论成本:商品价值中物化劳动转移价值(c)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v)。即:c+v二成本的实际内容1、实际成本: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计算的成本。2、成本的开支范围:为制造产品而消耗的材料费用;为制造产品而耗用的动力费企业生产单位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费用;为生产用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各种生产损失;企业生产单位为管理和组织生产而发生的各种费用。3、不得列入产品成本的项目: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发生的资本性支出;对外投资的支出和分配给投资者的股利或利润;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各种罚金以及对外赞助、捐赠支出;在公积金中开支的支出。三期间成本的涵义1、期间成本(期间费用、非产品成本或非制造成本):是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不计入产品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成本。2、特点:(1)不随产品实体流动,而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期间的长短而增减变化;(2)不计入产品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3、内容:(1)销售费用;(2)管理费用;(3)财务费用四成本的一般涵义1、会计学中成本的涵义:特定的会计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代价(广义的成本)。2、成本的三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