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ISO质量标准构建人力资源培训体系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未知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20:07:28【摘要】对我国目前企业培训体系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依据ISO质量体系标准,构建合理的培训体系,使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形成良性循环。【关键词】质量标准培训体系企业的教育培训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需求,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根据ISO9000:2000质量体系标准,构建分层次、大规模的以促进现代化管理和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有效培训体系是现阶段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应该得到高度重视。许多企业存在因人设岗的现象,未把职工培训当作一项开发人力资源的大事来抓,没有职工培训制度,有些技术工种上岗前培训也没特殊规定,不能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培训经费,达不到《劳动法》对职工培训所提出的相应要求。有些单位虽然建立了职工培训制度,但因投入过少而未使之发挥作用。造成企业职工人员培训机制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长远发展目光,过分追求短期利益职工培训是一项收效较慢的工作,短期内不能马上见效,对单位短期绩效影响不大,因此许多单位不愿意耗费精力去开展职工培训工作。我国现有的选拔培训制度,也没有把职工培训与员工的责任紧密的联系起来。员工的任命、升迁、去留以至于报酬多根据短期绩效,而不是长期绩效来决定。形成员工与企业间缺乏长期的利益关系,企业只愿意对在任期内见效的项目投资,而不愿意对在任期后见效的培训投入资金。2、生存压力大,培训投资回报率下降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往往忽略了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后,人才流动进一步加大,一些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容易被外单位高薪挖走。这挫伤了一部分单位自主办培训的积极性,他们宁愿出高价聘用急需人才,也不愿为他人做嫁妆办培训。同时企业因经济效益等原因直接影响到了职工的就业周期,这对人力资源培训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3、人力资源培训中存在种种不规范现象由于企业培训需求的加大,不少企业顾问公司、咨询机构都不断推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但是,有的咨询服务机构粗制滥造一些所谓的人力资源课程,不仅不能满足需求,甚至出现了误导现象。如有的简单地将传统人事管理课程改变了名称叫“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有的咨询服务机构为了垄断一个地方,不愿意专家、教授同听课的企业管理者交流,造成了培训的高端化,和企业收效的低端化。二、依据ISO质量体系标准,构建合理的培训体系针对上述问题,下面主要从ISO9000:2000标准的角度,探讨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构建。1、明确培训目的,树立企业形象ISO9000:2000质量标准明确规定“组织应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人员所必需的能力。”培训体系的建立是对与企业质量有关的各类人员确定其能力要求,达不到要求的进行培训,以满足相应岗位的规定。海尔集团培训工作的原则正是与质量标准规定的相对应:“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培训是使员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达到所要求的能力标准和相应的工作表现,使员工能够按工作的要求做得更好。培训不应只是提供知识和理解,一定要和规定的工作目的联系起来,除了讲课、解答问题和演示,更要包括实践环节。通过员工知识技能的增加,能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从而减小员工流动率,也有助于降低再招聘的成本。通过培训,使员工具备了良好的素质,会使他们容易督导。通过培训,能够改进员工的工作表现,企业不仅可得到生产、营销过程中人员技能改进带来的收益,而且可得到员工潜能的激发所带来的巨大收益。通过培训,可以树立企业形象,为企业带来全面的经济效益。2、划分岗位职责,确立培训内容依据ISO标准要求,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应负责编制《各部门负责人的岗位职责和岗位任职要求》和《员工岗位职责和岗位任职要求》;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