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下图,完成1~2题。1.图示地区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A.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小B.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大C.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大D.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小2.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草原、高寒草甸等植被为主B.受地势的影响大,夏季温度高C.冬季经常受寒潮的侵袭,降温剧烈D.地势平坦、沙漠广布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阳历的9月7日前后。白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大,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读“中国白露至秋分期间平均气温日较差分布图”,回答3~4题。3.白露至秋分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各地昼短夜长,昼渐短B.南极点附近极夜范围先扩大后缩小C.地球公转速度先加快后减慢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4.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出现白露现象最典型的地区是()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C.大兴安岭D.长江中下游地区(2013·洛阳联考)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5~7题。5.图中甲、乙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甲为山地,乙为河谷B.甲、乙两地均为河谷C.甲、乙两地均为山地D.甲为河谷,乙为山地6.甲、乙两处地貌的成因主要是()A.断裂下陷B.流水侵蚀C.褶皱隆起D.风力堆积7.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壤盐碱化B.土地沙化C.水土流失D.酸雨污染读“我国某山峰等高线(单位:m)和植被带谱示意图”,回答8~9题。8.该山峰可能位于下列山脉中的()A.阴山B.贺兰山C.天山D.秦岭9.关于该山峰垂直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山峰北坡雪线高于南坡,南坡是迎风坡B.山地针叶林带只分布在山地的阳坡C.山地阳坡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的海拔比阴坡低D.山地南坡为阳坡,北坡为迎风坡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我国一中学地理小组欲研究其面积的变化情况。以下为该小组查找的部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表1洞庭湖年输沙量年输沙量(103m3)占入湖总沙量(%)长江来沙1.09482.0四水来沙0.24118.0入湖总沙量1.335100出湖总沙量0.35126.3湖内沉积量0.98473.7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表2洞庭湖面积和容积的演变年份湖泊面积(km2)容积(亿m3)1949年43502931954年39152681958年31412281971年28201881977年27401781984年26911741995年26251671997年214515010.该研究小组通过调查资料,确定了引起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的几个原因,其中最合理的有()①泥沙淤积②南水北调③气候变暖④围湖造田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11.该研究小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为改变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减小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有()①重点在四水流域进行水土保持②在长江下游植树造林③退耕还湖④疏浚河道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12.下图是某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GDP区域比重图。水资源与人口、耕地、GDP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二、综合题(共40分)13.(2013·福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1:作为长江干流上游河段,金沙江水能蕴藏量达1.12亿千瓦,约占全国水能蕴藏总量的16%,位居国家规划的12大水电基地之首。目前,金沙江下游河段在建和拟建的4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38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l744亿千瓦时(三峡水电站总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847亿千瓦时)。材料2:“西南地区图”(图甲)。材料3:“金沙江下游河段水能开发规划剖面图”(图乙)及“溪洛渡水库对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影响预估图”(图丙)。(1)与三峡工程(水电站)比较,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哪些?(6分)(2)图示区域内降水丰富,河流众多,试举例分析流水作用对区域内地貌的影响。(6分)(3)试分析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对三峡水利工程的有利影响。(4分)(4)“河道落差大小”是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的重要依据。试分析“河道落差大”对水能开发的利与弊?(6分)1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1:西藏阿里地区的班公湖面积有600多平方千米,呈东西走向,属典型的内陆湖泊,该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