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鱿鱼圈7m焦炉焦炭质量的评述王明国赵恒波郑晓雷衣鹏(鞍钢股份鱿鱼圈钢铁分公司炼焦部,营口115007)鞍钢鱿鱼圈钢铁分公司(简称鞍钢鱿鱼圈)7m焦炉是国内首座开工建设的大型化焦炉,采用JNX-7-2型4×52孔复热式焦炉,设计结焦时间为19h,单孔装煤量为40t(湿煤),生产能力为255万t/a。投产初期,因煤源差异及操作不熟练等原因,焦炭抗碎强度与耐磨强度的波动大,且无规律,质量控制比较困难。经过不断调整,最终实现了焦炭质量的稳定,确保了炼铁厂4000m3大高炉的稳定运行。1配合煤的优化与煤源管理1.1配入优质主焦煤根据焦、肥煤在炼焦过程中改善焦炭质量的重要作用,在正常生产的同时,不断优化配煤方案,先后14次调整配煤比,寻求适合7m焦炉生产的最佳配比方案(表1),从而使焦炭质量有了稳步提高。表17m焦炉配煤比的优化调整(%)时间焦煤1焦煤2肥煤1肥煤21/3焦煤瘦煤低质煤200804182414141030820080525202014132852008053120201413231020080622202513122010200806252025139201320080711152514132310200808302515141323102008090820201413231020081002202514131810200811012015141318101020081116202514131810200812122015141318101020081227202014132310200901012322141318101.2加强原料煤的管理外购洗精煤通过海运和陆运两种方式到达,海运煤运至营口港,由海运翻车机翻入洗精煤料系相应货位。陆运精煤以火车运达陆运翻车机,由翻车机卸入相应货位。来煤质量管理由开工初期从港口到料场的多头管理改为全部由炼焦部独自专业管理,有效遏制了煤混质的情况。原料场分A、B、C3个料系贮煤,每个料系分7个垛位(气煤、肥煤1组、肥煤2组、焦煤1组、焦煤2组、瘦煤、1/3焦煤),每个垛位可存煤1.3~1.4万吨。由于原料场存煤垛位较多(共21个),且各垛位所存洗精煤的煤种、产地、指标差异较大,因此,保证来煤卸料过程中不发生混料,确保取用的煤种能准确地运到斗槽是精细配煤、稳定焦炭质量的关键。1.3控制配合煤的质量配合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焦炭的质量。首先,加强配煤斗槽与原料场来煤的联系,保障来煤信息传递的畅通、准确,防止由于上煤错误造成混煤事故。其次,稳定配煤核子秤系统的操作,根据化检结果,计算对照配合煤前后合格率,抽查配煤准确度,定期对核子秤进行校正,保证核子秤的准确性,以保障配煤的质量。第三,加强配煤粉碎机的操作,做好粉碎细度的自检,根据煤样结果及时对粉碎机进行调整,以保障配合煤的粉碎细度。建立备煤煤样化检验结果数据库,每天对煤样质量化检结果、大堆抽检取样结果的数据进行录入统计,并建立煤质量日统计、周分析、月总结的制度,对配合煤及每个单种煤的指标,如灰分、硫分、挥发分的变化进行控制。1.4均匀配入焦油渣焦油渣是粘稠状废渣,主要成分有煤尘、焦粉、沥青粉、炭化室顶部热解产生的游离碳,及清扫上升管和集气管时所带入的多孔物质、焦油和沥青的聚合物等含碳物质。渣内固定碳含量约60%,挥发分含量约33%、灰分约4%、硫含量约1.6%。焦油渣回配工艺是将备煤粉碎后的配合煤与焦油渣按一定的比例配合,搅拌混合后再送入煤塔进行炼焦。在结焦过程中不会对炉体造成大的危害,焦油渣所含灰分、硫分也较低,在一定比例下也不会对焦炭的灰分、硫分产生影响,反而能增加装炉煤的粘结性,使焦炭的抗碎强度M40增加,耐磨强度M10降低,为提高焦炭质量起到了辅助作用。鞍钢鱿鱼圈对每天产生的焦油渣进行回配,既解决了焦化厂焦油渣积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又节省了煤源,达到了能源二次利用的目的,为焦化厂提供了一条降本增效的途径。27m焦炉有利于焦炭质量的改善2.17m焦炉的技术参数7m大容积焦炉的基础数据见表2。由于7m焦炉在废气循环系统、蓄热室、炭化室、燃烧室结构及高向、长向加热技术有着独到的特点,为焦炭质量的稳定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表27m焦炉工艺和炉体的主要参数焦炉的主要工艺参数焦炉的主要炉体参数项目数据名称数值,mm炭化室有效容积m/孔48炭化室全长16960炭化室装干煤量,t36炭化室有效长16100焦炉周期时间,h19炭化室全高6980焦炉年工作日数,d365炭化室有效高6630焦炉紧张操作系数1.07炭化室平均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