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007---2008学年第三学期系教研室财经教研室课程名称财务管理专业、年级、班级06会电(1)、(2)班教师姓名叶玲莉教师职称讲师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第1周第1次课年月日章节名称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财务管理的概念和特点第二节财务管理的对象授课方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财务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企业财务活动的内容及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教学重点与难点1、财务管理的概念和特点2、财务管理内容教学手段讲授、举例、分析讨论复习思考题1、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的过程中与那些方面发生财务关系?小结通过学习,同学掌握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对财务管理这门学科有了基本的认识。审核课后记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财务管理的内容一、财务管理的概念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企业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使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财务管理的特点(一)、是一种价值管理(二)、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三、财务管理的产生和发展财务管理是伴随着人们对生产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财务管理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西方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阶段,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生到19世纪中期。财务活动日益增多,但财务管理工作大多由企业主直接进行,企业中没有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财务活动越来越复杂,有了专门的财务管理工作。第三阶段为现代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政策日益复杂和敏感,在管理内容上,逐渐有资金筹集、资金运用扩展到资金分配;在管理手段上,广泛实行财务预算加强预算控制,进行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分析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在管理方法上,普遍运用数量模型和计算机等现代化计算分析工具是财务管理的综合性大为增强,财务管理逐渐成为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表明:财务管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最基本的经济管理活动,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经济越发展,财务管理越重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第二节财务管理的对象财务管理的对象,使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要全面了解财务管理的对象,就必须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过程及财务关系作比较深入的考察。一、企业资金运动的形式工业企业的资金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不断地改变形态,经过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周而复始的进行循环和周转。1、在供应过程中,由货币资金转化为储备资金2、在生产过程中,由储备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然后由生产资金转化为成品资金。3、在销售过程中,有成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二、企业财务活动的内容1.筹资活动所谓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用资的需要,筹措和集中所需资金的过程。企业的筹资渠道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企业自有资本;二是借入资本,2.投资活动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把资金用于经营活动以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所谓投资是指将筹集的资金投入使用的进程,包括内部使用资金和对外投放资金。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必须考虑投资规模(即为确保获取最佳投资效益,企业应投入资金数额的多少);同时,企业还必须通过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的选择,来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3.资金营运活动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资金收付。企业的营运资金,主要是为满足企业日常营业活动的需要而垫支的资金,营运资金的周转与生产经营周期具有一致性。因此,企业应千方百计加速资金的周转,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4.分配活动企业将资金投放和使用后,必然会取得一定的收获,这种收获首先表现为各种收入而最终以利润(或亏损)的形式体现出来。所以,广义地说,分配是指对企业各种收入进行分割和分派的过程;而狭义的分配则仅指对利润尤其是净利润的分配。上述财务活动的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