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协公司代表总结导语。作为一名优秀的外协公司工作人员,在完成了工作之后如何写好总结是关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1)产品的质量贯穿于生产和运作的各个环节中,产品质量也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之一。现代工业生产已是在广泛协作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水平越高,专业程度越高,外协、外购物资就越多。由于组成整机的机、电、液零部件中,外协件占有相当的比例,外协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机质量的高低,因此把好外协件的质量关是保证和提高整机质量的关键。如果协件的质量出了问题必然会造成整体产品质量下滑,这不仅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秩序,还会造成返修与退货等严重后果,增加了无谓的制造成本。同时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损害企业的信誉。总结20xx年外协部质量管理工作。一、影响外协件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内部和外部两大因素。(一)影响外协件质量的内部因素。1、外协部内部缺乏强烈的质量意识、管理程序还流于表面化,许多质量问题发生时,往往表面化处理的多,还处于类似“消防员”的角色,哪里出现问题就赶往哪里,头痛医头。缺少分析、整改、采取防错措施等一套完善的手段。结果同类质量问题反复出现,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没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2、技术文件的要求不够准确和清晰。交外协厂商生产前的准备工作程序不够完善。技术图纸和相关文件的技术要求有时不够准确和清晰,或存在不确定因素等等,都将致使外协厂在准备和制造中产生理解差异。3、对外协厂商的资格评审和专业能力的确认不够重视。由于在很大程度上进行成本控制,在选择外协厂商时首先考虑的往往是价格,对供货商的资格评审和专业能力的重视不够。往往忽视对产品实现过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致使外协件质量处于失控或半失控状态。第1页共5页(二)影响外协件质量的外部因素1、外协厂商的员工素质和质量意识的薄弱一些外协厂商缺少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完备的控制手段。形成质量控制面狭窄和控制设置效能不够,配置不清晰,质量岗位不健全和明确的责权利的关系。目前一些小企业招聘的多数是“农民工”,缺少技术员工,普遍素质低下,甚至大脑里还没有形成质量的概念。2、外协厂商对承接的外协件缺乏透彻的理解和过程分析,从而形成的加工过程的工艺不成熟,导致缺少稳定的控制手段,往往忽视对产品零件实现过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致使外协件质量处在失控或半失控状态,造成了不稳定的质量。3、外协部和外协厂商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与反馈制度,质量信息滞后,供需之间、生产过程的各道工序之间信息传递不畅,当出现过程质量异常时,没及时将信息反馈上去,漏掉了及时分析处理的环节。结果经常性出现零件不合格,这与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与反馈制度有关。缺少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完备的控制手段。二、针对以上影响外协件质量的两大类因素,我们必需内外部紧密结合,进行一一分析和探讨,提出以下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措施:(一)加强外协部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领导的质量意识是影响产品质量的最关键因素,领导层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战略,从上到下形成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思想,领导层带头学习领会质量标准和控制体系文件的精髓。带领全体职工严格按照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手册》的标准、程序,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各个关环节,并监督检查其效果和总结提升。(二)作为产品的外协件的技术文件自身要成熟完善。成熟的产品外协件也必须要经过样件试制、测试、评估、实验鉴定,改进和提高;小批量制造,工艺工装的完善;到量产的过程。因此对外协供应商的技术交底就显得格外重要。要对技术文件、技术要求(规范)和检验规程、质量体系的标准做到详第2页共5页细、完整、准确。(三)做好技术交底和过程质量控制工作为了追求良好的供方互利关系,就应帮助外协厂商彻底理解图纸、技术要求等。还必须和他们的相关人员面对面进行详尽的技术交底。对其中的重点、要点进行特别提醒或标注,在制造过程中作为质量控制点。还可提出过程控制思路和手段。在制造初期进行全过程跟踪,以利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另外,经样品试制成功和技术详细交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