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九)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199页)1.(2020·福建省厦门期末)点校本《隋书》修订本于2019年问世。作为二十四史之一的《隋书》,记录了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结果,确立了传统典籍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记事上及南北朝,影响延至当代,其所承载的民族记忆远远超越了历史年表的框限。标点、校勘《隋书》是基于()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③发展中华文化要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示范作用④史书典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点校本《隋书》记录了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结果,确立了传统典籍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记事上及南北朝,影响延至当代,其所承载的民族记忆远远超越了历史年表的框限。这说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①②符合题意。]2.(2020·湖南省常德市期末)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在空间形式上展现出的向心式三重结构——宫殿区、内城与外城,成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体现社会等级“秩序”的重要见证、凸显权力中心象征的典型手法,揭示出长江流域早期国家的城市文明所创造的“藏礼于器”的规划特征。良渚古城遗址()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独特见证②为人类了解早期国家的组织方式提供了帮助③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征④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从材料可以看出,良渚古城遗址为人类了解早期国家的组织方式提供了帮助,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②④符合题意。良渚古城遗址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养料而不是独特见证,①说法错误。从良渚古城遗址看不出中华传统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征,③说法错误。]3.(2020·福建省龙岩期末)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一格局()①体现了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点②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因交流互鉴而日趋同一③是多民族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④有利于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一格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点,有利于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①④正确;中华各民族文化虽然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但其也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性,②中的“日趋同一”说法错误,排除;多民族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促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因素,但不意味着多民族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③中的“必然结果”说法错误。]4.(2020·吉林省吉林市期末)在中国人的心中,有一种拼搏叫中国女排,有一种情怀叫中国女排,有一种冠军叫中国女排,这都源于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2019女排世界杯,11连胜庆十一,女排精神永不熄,正是靠着百折不挠、英勇顽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铸就了中国女排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①反映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②一直深植于中国女排的运动基因之中,需通过夺冠表现出来③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④是鞭策中国女排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B[女排精神永不熄,正是靠着百折不挠、英勇顽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铸就了中国女排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反映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是鞭策中国女排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①④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国女排的精神气质不一定通过夺冠表现出来,②错误。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错误。]5.(2020·福建省泉州期末)“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全国各地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