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会任期工作总结范文县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县委一班人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战胜了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有了新提升,改革开放有了新推进,社会事业有了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有了新进步,党的建设有了新加强,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改革开放成效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安定和谐的崭新局面,标志着我县全面建小康已迈入新阶段。集中表现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20xx年实现gdp52.5亿元,位居全市第3位,十五期间年均增速9.9。人均gdp突破5000元大关,达到5058元。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1.3亿元、13.3亿元、17.8亿元,年均增长3.6、17.1、1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5.1亿元,居全市第4位,年均增速4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63亿元,居全市第3位,年均增速45.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9亿元,居全市第4位,年均增速12.5。农民人均纯收入2405元,居全市第7位,年均增加211元。社会事业协调推进。教育得到优先发展,勇夺全市高考文理科状元4名,总投资1.2亿元、占地260多亩的巴城中学XX县区竣工使用,巴城中学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普通高中,巴城职中成功创建全国重点职业中专校。科技、卫生、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创建全国科普工作示XX县区,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2。人口、国土、环保等基本国策得到有效贯彻,人口自然增长率3.5permil;。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以内,新增就业岗位933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054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66元。抗洪救灾取得胜利。20xx年、20xx年相继遭受了两次特大洪灾,全县紧急转移群众35万人,临时安置灾民15.5万人,并确保了五有、三不,第1页共11页2.2万户重建户全部搬进新居。特大滑坡体综合治理及河道疏浚工程全面竣工,整治后的滑坡体正在打造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重建一个新蒲城基本实现。两次抗洪救灾工作均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表彰。县委的主要工作举措是:一、凝心聚力,廓清跨越发展思路20xx年以来,新一届县委领导集体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断深化对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发展方向、发展路径的认识和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县委一班人审时度势,着眼于国家大规模开发利用县境内的天然气资源、古巴人遗址考古发掘的重大发现、川陕高速公路即将动工兴建等新的发展机遇,主动将巴城的发展置于全省、全市跨越式发展的大格局中进行审视,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县第十次党代会上作出了干好前十年,谋划后十年;两步走,翻三番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把巴城建成全国生态旅游大县、巴人文化名城、天然气化工基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和一年大变化、两年展新颜、三年大跨越、五年创一流的本届任期目标,确立了放眼川陕、服务达渝,扩大开放、统筹城乡,负重跨越、富民强县的全县跨越式发展总体思路,力争到20xx年,全县经济社会综合指标跻身XX县区第一集团军行列。三年多来的实践雄辩地证明,县委制定和确立的这些思路、目标和工作要求,符合上级精神和巴城实际,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强烈的发展愿望和对高水平小康社会幸福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和跨越式发展的精神,极大地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已经成为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成为催生巴城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力量。20xx年,按照调结构、兴产业、立支柱、强基础、重党建、促跨越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农业上的1618工程、工业上的123工程、商贸上的1111工程、城建上的111234567工程、项目上的四个一批工程,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本届县委工作成功开局。20xx年,全县上下紧紧扭住强工、重农、靓城、活商、兴旅、项目、改革、开放、互动、目标十大工作抓手和破解农民增收、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基层政权运转、调动乡镇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