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报告一、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一)争创行业最高荣誉,在同行中独树一帜。1.县科技局获得“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此项殊荣是科技管理部门最高等级荣誉,五年一评,全省仅有xx、xx与xx县科技局3家获此殊荣。2.成功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xx县”。全国首批22个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xx县,全省仅xx县、双流、射洪三县获此殊誉。3.成功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二)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落实科技政策。1.起草并完善《xx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送审稿),已报请县政府审议,预计年底正式发布。2.出台《科技保险专项资金实施细则》(xx科发〔20xx〕2号),补贴额度为xx市科学技术局补贴金额的50%,有效提高了企业购买科技保险的积极性。3.组织专家对20xx年度xx县科技进步奖进行了评审,从41项申报项目中综合评定出3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8项,兑现奖励经费37.3万元。组织专家对20xx年xx县科技项目进行了评审,从申报的41个项目中优选出15个进行了立项,支持经费60万元。预计在12月召开20xx年xx县科技创新暨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xx县建设工作会,对科技进步奖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并对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配套奖励。(三)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1.组织川润液压、成都深冷等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已有13家企业列入公示名单。2.组织旭华制药、鑫电电缆等25家企业申报XX省建设创新型企业,预计年底全县省级创新型企业累计将达30家以上。3.组织10余家企业申报省、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获认定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3家;第1页共5页老肯科技被评定为第二批xx市知识产权试点优秀企业,旭华制药等6家企业被评定为第二批xx市知识产权试点合格企业。4.组织县内科技型企业申报创新基金,预计全年有15家企业获得520万元资金支持。(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等级数量进一步提升。1.组建市级产学研联合实验室5个,新增创新创业载体——科技创业苗圃1个,新增孵化面积1万平方米。2.培育成都东旭节能有限公司的“光立方”体验馆、xx市城市河流研究会的安龙村水循环科普示范基地等2个成为xx市科普基地。3.成功争取xx县天府蜀绣文化创意产业园获批为“成都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示范园区”。4.组建了XX省蜀绣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五)积极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1.组织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省级科技项目51项,市级科技项目72项,组织实施xx县科技项目41项。2.引导、支持企业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组织申报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7项,获得2012年度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专利奖3项。二、特色亮点工作成效显著(一)市科技(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xx县工作站作用进一步发挥。已提交了华信医疗器械等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资料,预计可获贷1500万元。完成科技保险17单,预计年底将完成20单以上。(二)省“统筹城乡发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站点建设深入推进。一是20个站点的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其中8个为8个标准化示范站。二是对已建站点进行深化建设,突出实用性、便捷性。结合xx县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心XX县区科技信息服务站开展“云社区”建设,为泉水村明道蔬菜基地、安靖蜀绣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安装网络摄像头、大屏电视、电脑,促进特色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发展。(三)xx市杜鹃川菜调味品产业技术服务中心成功组建。该中心已在市民政局完成民办非企业注册并授牌,组建了一只第2页共5页近10人的专家队伍。中心的成立,将切实开展川菜调味品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依托中心,积极申报了中国川菜调味品现代化产业链核心技术集成与示范、川菜调味品产业技术创新集群发展研究等项目。(四)全国首个县级知识产权审判庭正式设立。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正式在县法院设立全国首个县级知识产权审判庭,标志着县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是县级知识产权审判体系的创举。截至10月底,共受理案件48起,其中版权案件15起,商标案件32起,技术合同案件1起。已结案24起,其中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