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49876-bb17-4f3f-8a62-efd21f58700c.docx一.QC手法概論二.a2449876-bb17-4f3f-8a62-efd21f58700c.docx歸納三.a2449876-bb17-4f3f-8a62-efd21f58700c.docx1).特性要因圖2).查檢表3).柏拉圖4).直方圖5).散佈圖6).層別法7).管制圖一.QC手法概論品質管制是根據消費者導向之思想,掌握客戶以及其所要求,利用公司固有技術能力,使該要求便宜、適時、安全而具體實現。在全員協力下達成顧客之需求與社會需求,其手段(管理方法)為應用統計方法或觀念。公司全員應具備品質意識問題意識改善意識尋求工作方法及推展方法之缺失,謀求改善採用統計方法來管理,除了可客觀性判斷事實外,亦具有相當合理的說服力。QC活動中所採用之統計手法一般稱為a2449876-bb17-4f3f-8a62-efd21f58700c.docx。二.a2449876-bb17-4f3f-8a62-efd21f58700c.docx歸納根據事實、數據發言-----圖表、檢查表、散佈圖整理原因與結果之關係,以探討潛伏性之問題----特性要因圖凡事物不能完全單用平均值來考慮,應了解事物均有變異存在,須從平均值與變異性來考慮-----直方圖、管制圖根據數據履歷,考慮適當分層-----層別法並非對所有原因採取處置而是先就其中影響較大的2~3項實施重點管理-----柏拉圖三.a2449876-bb17-4f3f-8a62-efd21f58700c.docx1)特性要因圖(CharacteristicDiagram)1.何謂特性要因圖對於結果(特性)與原因(要因)間或所期望之效果(特性)與對策間的關係,以箭頭連結,詳細分析原因或對策的一種圖形稱為”特性要因圖”。特性要因圖為日本石川馨博士1952年所發明,故又稱”石川圖”。又其形狀似魚骨,故亦稱”魚骨圖”。其在闡明原因與結果之關係,亦稱”因果圖”。2.特性要因圖種類(1)追求原因型(2)追求對策型(魚骨圖反轉)3.特性要因圖實施法則3-1集合全員知識及經驗3-2應用腦力激盪3-3要因層別3-4重點放在解決問題(為何會發生這種原因),依5W1H的方法逐項列出5W1H:(1)Why(4)When(2)What(5)Who(3)Where(6)How3-5應按特性分別繪製特性要因圖3-6原因解析愈細愈好3-7確認原因的重要性,應考慮其可行性、價值性3-8品質特性的決定以現場第一線所發生問題來考慮如Q(品質)C(成本)D(交期)M(士氣)S(安全)3-9展現現場問題的因果關係,工作層次3-10區分三階段(1)提出原因(2)說明原因(3)圈選要因4.思考原則腦力激盪5M法Man---作業者Machine---設備、機具Material---原材料Method---方法Measurement---量規、儀器5W1H系統圖法創造性思考法自由討論2)查檢表(CheckSheet)1.何謂查檢表(1)為了便於收集數據,而設計的一種表格或圖表(2)用簡單的劃記、符號、數字記入表格或圖表(3)日常管理改善解決問題先決條件(4)分析問題時能清楚抓住問題重心2.查檢表種類2-1記錄用(或改善用)查檢表根據收集之數據以調查不良項目、不良主因、工程分布、缺點位置等情形,作為分析問題掌握事實及改善用的根據。2-2點檢用查檢表為要確認作業實施、機械整備的實施情形,或為預防發生不良或事故、確保安全時使用。這種點檢表可防止遺漏或疏忽的造成、檢查作業基準、機械操作、機械部位……..是否確定。3.查檢表的作法3-1明確目的將來要能提出改善對策及數據3-2決定查檢項目從特性要因圖圈選4~6項決定3-3決定抽檢項目全檢、抽檢3-4決定查檢方式查檢基準、查檢項目、查檢時間與期間、查檢對象之決定,並決定收集者、記錄符號3-5設計表格實施查檢4.查檢表之使用4-1有問題必須迅速採取措施4-2問題若未或解決,馬上研究採取適當措施4-3查檢表之項目應隨著工程的改善而改變內容4-4查檢表應能反應下一工程或市場的關係4-5由記號即能判斷,並採取行動4-6收集的數據應能獲得層別的情報4-7進行數據收集時,先準備好查檢工具4-8了解收集目的及方法4-9基準一致4-10計算單位選擇4-11考慮樣本數4-12建議用柏拉圖整理3)柏拉圖(ParetoDiagram)1.柏拉圖的定義根據所收集之數據,按不良原因、不良狀況、不良發生位置等不同區分標準,以尋求佔最大比例之原因、狀況或位置的一種圖形。2.柏拉圖的作法2-1決定分類項目(1)結果的分類:不良項目白別、場所別、工程別(2)原因的分類:材料別、機械別、設備別、作業者別2-2按發生次數順序,將項目及次數記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