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总结.袁磊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2010年10月29日下午3点,新化馆s109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鞠熀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三、学术报告题目纳米材料的仿生功能化与生物传感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2011年11月29日,在扬州大学s109的阶梯教室里,鞠熀先教授给我们讲述了有关纳米材料的仿生动能化与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知识。生物传感器是指一种利用免疫系统、酶、组织、细胞器或整个细胞等具有生物活性成分的特异性生物反应,再结合电、光、热等各种信号对化学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的装置。生物传感器是一类特殊的化学传感器,它是生物学、医学、电化学、光学、热学及电子技术等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产物。总体而言,生物传感器是由生物识别元件、信号转换器件和检测器三部分组成。具体的原理如下,生物传感器技术以固定化细胞和固定化酶技术为基础,首先将具有分子识别性功能的生物活性成分固定于生物敏感膜内作为敏感元件,当待分析物与敏感元件中的生物活性组分接触时,由于分子识别作用而能发生特异性的反应,然后换能器将该生化反应的信息转化为可以测量的物理信号,如光学、电化学、热学等响应信号,再把所获得的信号通过仪器显示记录下来,所获得信号的大小与待分析物的浓度或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定量关系,从而实现对待分析物的定量检测。生物传感器的种类非常多,根据所采用的信号转换器的不同可以将生物传感器分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光生物传感器、热生物传感器、声波生物传感器、半导体生物传感器、压电晶体生物传感器等,其中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一种主要以电化学换能方式运行的生物传感器装置;根据所采用的分子识别元件的不同可以将生物传感器分为酶生物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第1页共21页组织生物传感器、细胞生物传感器、dna生物传感器等。由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仪器装置简单、操作简易、灵敏度高和易微型化等优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传感器。五、本人体会通过此次学术报告,我对纳米材料的仿生功能化与生物传感等相关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对纳米材料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仿生功能化的重要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鞠教授的报告开拓了我的科学视野,对平时的学习及科研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学术报告总结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2011年3月16日下午3点,新化馆s109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颜朝国,教授,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科研组主任三、学术报告题目吡啶季铵盐参与的多组分反应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2011年3月16日,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主办了学术讲座,由颜朝国教授主讲,颜教授结合当前吡啶季铵盐参与的多组分反应的实际情况,饱含深情地向同学们分析了吡啶季铵盐参与的多组分反应工作所面临的压力,并介绍了吡啶季铵盐在有机合成上的的发展历史以及吡啶季铵盐在合成中的应用前景,颜老师还给我们总结了最近几年报道过的吡啶季铵盐在有机合成中的新应用,颜老师的报告受到了全体同学的热烈欢迎,通过此报告使每位同学对当前该领域的工作有了清醒的认识。报告主要是围绕吡啶季铵盐在有机合成中的研究背景及应用展开报告,就热电材料研究现状,颜老师即将开展的研究内容等问题展开了介绍。步入研究生学习以后,学院给我们安排了许多的前沿讲座,通过这次讲座不仅给我带来了最新的学科前沿知识也交给了我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心态,也让我对于以后的工作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对未来有了自己的想法。五、本人体会第2页共21页这样的讲座都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让我收获了些人生的一些道理,所有的这些都让我对于自己和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不断的努力和前进。学术报告总结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2012年10月26日下午3点,新化馆s111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俞磊,副教授,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科研组三、学术报告题目磷硫硒元素有机化合物与亚甲基环丙烷反应的研究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2012年10月26日,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主办了学术讲座,由俞磊副教授主讲。亚甲基环丙烷是一类具有高度分子内张力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内张力的释放为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