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探讨摘要本文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详细阐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提出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时,要从企业自身找原因的论点。目前各地实行和创新出来的有12种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信用担保极有可能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突破口。最后,结合中外学者对企业融资方式的研究,认为发展一个多元化的融资结构是最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和中小企业的具体特点,选择适合于本地区情况和特点的融资方式。关键词融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银行、贷款、金融机构一、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地位及其融资现状到2001年止,我国在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由其所提供的就业岗位约占全国城镇就业岗位总数的75%,在新增就业机会中占80%以上。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所以,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小企业仍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所需资金主要不是靠银行贷款取得的而是靠自我积累和自身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可以说是在困境中前进的。从整体来看,占中小企业绝大多数的乡镇企业无论在就业人数还是在工业产值上都超过了国有企业,但其每年的信贷规模却只占总信贷规模的7%~8%,个体和私营企业所得的银行贷款就更少了。另外,目前中小企业也不能象大企业那样可以利用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直接融资的手段去融资。中小企业本钱小、底子薄、市场竞争能力差,单个企业很难经得起市场波动的冲击,其灵、活、快、新的特点决定了资金要得急、频率高、数量少、风险大且管理成本高,因此,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较谨慎,尤其是亚洲金融风波后,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变革,中小企业普遍感到了更大的融资困难。目前,有多少好项目因企业贷不到款而搁浅虽无法统计,但中小企业普遍贷款难已是不争的事实。据了解,每年全国都要召开几次经贸洽谈会,许多经理都有过这样的尴尬遭遇:意向书年年签,好项目难出嫁,贷款难难于上青天。某市东西部合作经贸洽谈会,已举办了四届,据说签约项目的履约率每年都在提高,但资金到位率最高也达不到一半。有关人士分析这一现象指出:政府现在对一些高新技术项目非常支持,政策性资金也比较多,但获得这些资金条件也比较苛刻,如这些项目是否符合政府部门的产业政策,项目承担者是否有一定承担能力,业主团队是否有一流的人才,所上项目在技术上是否被别人模仿等等。某银行信贷管理部的人士指出:许多中小企业把希望寄托于银行,但银行毕竟不搞风险投资,它要求有一定的资产做抵押,项目再好,不能口头说了算,像那些没有固定资产可作抵押的项目承担者就是项目再好也很难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有关理论界人士认为: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一个世界性普遍问题,但国外大都以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方式进行解决的。在我国目前信用担保体系还未建立起来的前提下,指望大的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是不现实的。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风险投资机制,但由于目前的风险投资基金更多的还属于政府行为,远没有市场化,指望依靠风险投资基金扭转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目前也是不现实的。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银行信贷或资本市场歧视,而在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不高,近年来经营效益持续下降,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过高。1997年后社会就业形势日渐严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战略举措被提出。在这一特殊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渴望在缓解资金约束的基础上,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存在的严峻问题,客观上注意不够,在讨论融资问题时大多都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企业素质问题。多年来,中小企业似乎一直不能改变自己的尴尬局面,明明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部门,却备受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