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我们伊通镇所辖15个行政村,8374户,31175口人。作为全市“一核三带”节点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县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精神,以“五清”为主要任务,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整治脏、乱、差为突破口,全民动员,精心组织,积极行动,全镇村屯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20XX年,镇政府投入资金53.6万元,共发动干部群众10000多人次,出动车辆1200台次,钩机累计作业时间达800小时,铲车累计作业时间达500小时,清垃圾5000立方米,清柴草垛800个,清粪堆550个,清路边沟16400延长米,清庭院8374户,建垃圾点127个,修植树台45公里,植树11万株,建分集式环保厕所500座。二、主要做法(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是搞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重要保证。我镇从镇情实际出发,研究部署村屯环境卫生整治的工作重点、时间安排和标准要求,并把此项工作纳入了目标管理责任制,逐级分解任务,逐级签订了包保责任书。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镇领导包村、助理员包组、村组干部包户,镇村屯层层落实了包保制度。并多次组织召开整治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治工作,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结合实际,制定了《伊通镇村屯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整治任务,工作重点和目标责任,确保整治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深入推进。(2)依靠群众,广泛发动,是搞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核心所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参与。镇政府召开了村屯环境卫生整治三级干部动员大会,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好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了“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强大合力,调动和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制作宣传条幅30条、标语85条,编印发放《致广大村民的一封信》2500份。通过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整治营造良第1页共5页好的舆论氛围,使广大村民认识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人都来关注、都来参与、都来动手,农民的生活环境才能有一个大的改善。在这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全镇参与的群众有10000多人次,成为活动的主力军。(3)明确任务,狠抓落实,是搞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关键所在。在落实上,我们采取“一个结合、三个入手”的原则措施,整体推进。“一个结合”即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与“三区一建”紧密结合。无论是环境卫生整治,还是“三区一建”工作,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让农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我们大力开展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是新农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要求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摆上重要位置,持续不断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三区”建设中,尤其是牧业小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新农村建设要求“村容整洁”,这就为建设牧业小区,发展生态畜牧业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畜牧业作为种植业的产业升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既消化了剩余的粮食和农作物秸秆,经过过腹还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肥料,推动农村生态家园建设。20XX年,我镇建牧业小区8个,总占地面积42000平方米,实现了村屯内人畜分离,使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三个入手”即:一是从抓点示范入手。根据县委、县政府对“节点镇”的要求部署,按照抓点示范,以点带面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进行分类指导,我们以建国村、五四村为示范,组织其他各村到这两个村参观学习,以这两个村为标准,为了避免与农时相冲突,水田区长安、星光、前桥3个村先行整治,其他各村梯次推进,全面铺开。在整治中先易后难,难度小的各自备战,难度大的进行集中整治。五四村宁五台屯多年基础差,难度大,镇村屯三级干部集中整治2天,清垃圾60立方米,清粪堆6个,清柴草垛7个,屯中卫生环境大变样。二是从村屯绿化入手。在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镇修植树台45公里,栽植红瑞木、金丝垂柳、火炬、樟子松、苹果、梨树等树种11万株。其中伊公、伊范路沿线两侧植树2万株,村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