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组织部XX年度扶贫开发工作总结2019年度,县委组织部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XX县区扶贫办的指导下进行,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有关扶贫政策,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各项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成效(一)调整优化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2019年度,对于农村党组织书记管理相继出台了《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定期评估、动态调整具体办法》《村党组织书记日常调整任职资格县乡联审XX县区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村党组织书记综合考核办法》《XX县区“助力乡村振兴农村优秀人才回引”工作方案》等制度文件,针对村级党组织存在“选人难、难选人”的问题,拓宽选人视野,将1401名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返乡高校毕业生党员纳入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人才库。启动实施“5552”素质提升工程,组织50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到“两山理念”发源地XX省XX县区开展集中培训,推荐50名村“两委”成员、村级后备人才到市农村干部学校开展学历教育。全面实行村党支部书记规范化管理,建立村党支部书记遍访农户、实事承诺评比、“民情日报周会审”等制度,对党员群众满意度低、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的村党组织书记,及时进行谈话提醒、组织调整;对受过刑事处罚和存在“村霸”、涉黑涉恶问题的村干部全部清理并补齐配强。今年以来调整撤换村党组织书记57名,对确无合适人选的村,选派18名机关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平均年龄比调整前降低9.6岁。(二)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坚持落实好村情分析研判制度,开展村级党组织评星定级活动,二星级及以下村党组织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对于确定的50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由组织部牵头,会同纪委监察机关、统战、政法、民政、信访等部门进行了综合分析,“一村一策”形成了整顿方案,提交县委常委会会议研究确定。对每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确定了“五个一”包保工作机制,采取县乡领导班子成员帮包、第1页共7页选派第一书记等方式,集中整顿转化。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又进一步聚焦重点,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专项整治,提出全面清理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村干部,整治黑恶势力、宗教势力干扰渗透和信访、矛盾突出问题,调整不胜任不尽职村党组织书记等3类问题。举办全县组织力提升初心班,对软弱涣散村班子成员、党员进行了集中轮训。根据软弱涣散情形,党组织书记不胜任不尽职的14个村均对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调整,在年龄和学历结构上进行了优化;信访矛盾突出的36个村矛盾问题已基本化解。(三)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深化落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2”制度体系,创新开展了“五个什么大讨论”活动,推动村级明确有什么、干什么、用什么、缺什么、干到什么程度,逐村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年度工作计划。全面推广“强村十法”,建立定期分析、薄弱村观摩、“双排名”等制度,按照一二三类评比创建示范基地,推动村级增收持续发展。认真落实激励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的有效模式。采取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对村集体经济进行跟踪督导、销号管理。召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现场推进会,495个村全部突破5万元。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抽调熟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财务工作的同志组成调研组,组织各乡镇(街道)之间开展调研互查,摸清村集体收入真实情况。采取“六看”“两必谈”方式,先在镇街层面看账目、看凭证、看签订的合同、看收据、看银行进账单、看银行流水,全面掌握村集体收入数量、来源情况;再到村级层面看现场、搞访谈,具体与村干部、合同签订人、承租人等当事人单独见面(或通电话),并通过其他多种方式印证,核实村集体收入真实性。截至2019年底,我县集体经济总量达到6913万元,467个村集体收入过10万元,占行政村总数的94.34%。(四)开展农村发展党员三年突破行动。实施入党积极分子“拓源强基”工程,拓宽积极分子来源渠道,加大农村优秀青年及各类人才教育培养力度。按照市委组织部下达发展党员第2页共7页计划,制定下发《2019年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通过建立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库、在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