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测)【满分:60分时间:45分钟】实验题(共5小题,每题12分)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中必须要求的条件是()A.斜槽轨道尽量光滑以减少误差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C.入射球和被碰球的质量必须相等,且大小相同D.入射球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填选项号)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P到O点的距离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M到O点的距离C.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B球落点N到O点的距离D.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E.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F.测量释放点G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G.测量水平槽面离地的高度(3)某次实验中得出的落点情况如下图所示,假设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入射小球质量m1和被碰小球质量m2之比为____________。【答案】(1)BD(2)A、B、C、E(3)4:1AB【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通过平抛运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①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甲所示,并将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若要计算小车A的碰前速度以vA及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v共,应分别选择纸带的哪一段?(“AB”、“BC”、“CD”或“DE”)②若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2=0.20kg,那么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为多少?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为多少?【答案】①BC,DE;②0.420kg•m/s;0.417kg•m/s.【解析】①推动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故小车有个加速过程,在碰撞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故BC段为匀速运动的阶段,故选BC计算碰前的速度;碰撞过程是一个变速运动的过程,而A和B碰后的共同运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位移,故应选DE段来计算碰后共同的速度.②碰前小车的速度为诶:vA===1.05m/s,碰前的总动量为:P=mAvA=0.4×1.05=0.420kg•m/s;碰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v===0.695m/s,碰后的动量为:P′=(mA+mB)v=(0.4+0.2)×0.695=0.417kg•m/s;【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分析清楚小车运动过程,运用速度公式、动量计算公式即可正确解题,要掌握根据纸带求速度的方法.①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分析小车的运动过程,然后答题;②根据图象,由速度公式求出小车的速度,然后由P=mv求出动量.3.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实验的装置。两个带有等宽遮光条的滑块A和B,质量分别为mA、mB,在A、B间用细线水平压住一轻弹簧,将其置于气垫导轨上,调节导轨使其能实现自由静止,这是表明_____________,烧断细线,滑块A、B被弹簧弹开,光电门C、D记录下两遮光条通过的时间分别为tA和tB,若有关系式_____________成立,则说明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答案】气垫导轨水平,【解析】【名师点睛】滑块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据此分析答题;求出滑块速度,由动量守恒定律分析答题;本题考查了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处理,应用速度公式、动量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题。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利用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球做对心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AB是斜槽,BC是水平槽,它们连接平滑,O点为重锤线所指的位置.实验时先不放置被碰球2,让球1从斜槽上的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10次,然后将球2置于水平槽末端,让球1仍从位置G由静止滚下,和球2碰撞,碰后两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重复10次.实验得到小球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分别为M、N、P.(1)在该实验中,应选用的器材是下列器材中的.A天平B游标卡尺C刻度尺D大小相同的钢球两个E大小相同的钢球和硬橡胶球各一个(2)在此实验中,球1的质量为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