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随着我镇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不断发生变化和调整,近年来,大朗镇委、镇政府审时度势,充分确立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施政理念,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摆上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六个着力点”为抓手,全面推进我镇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本文调研了我镇在社会管理方面的主要经验做法和存在问题,并就我镇如何更好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建议。一、着力体制创新,形成社会管理整体合力(一)贯彻实施简政强镇事权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镇自20XX年7月起启动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工作,全面推进体制创新。一是优化组织机构设置。按照同类合并、上下对接、权责一致的原则,稳妥地开展机构改革,将原来镇政府24个办公室和部门通过合理设置后,精简为“四办七局”,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和服务,切实解决一些职责交叉、关系不顺、执行不畅的问题。二是完善事权委托和管理。通过授权委托的方式,承接了31个市直部门下放共计542项职权,让更多的行政事项能够审批和解决于基层,不仅行政架构理顺了,行政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按照“权随责走”的原则积极推进事权下移,逐步在各个社区(村)设立综合服务中心、劳动服务站、新莞人服务站、计生室、调解室等,推进政府服务和政务工作下移到基层,促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贴近基层、更加方便群众。(二)率先开展商事登记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市率先启动商事登记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将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分开,将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加强后续监管,取消了关系企业注册登记186项审批事项,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取消经营场所产权证明,直接审批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内的内资企业法人等,实行“宽进严管”,切实提高办证效率,激发社会创业激情。改革后,办理营业执照最快能在1小时内完成。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启动外资企业无纸化网上年检服务,外资企业可足不出户在网上申报年检;建立企业信息交第1页共12页换系统,实现企业登记信息实时共享,倒逼全镇各职能部门在后置审批和“严管”环节主动作为,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三)完善为民服务工作新机制一是推行一站式对外服务。建设大朗镇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一个对外服务大厅,集中职能部门17个,设有窗口30个,涉及办事事项90多项,实行“一站式”服务。服务大厅设有电子触摸屏、led屏、排队叫号机等信息化设施,公开各服务窗口的办事流程和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信息。同时提供群众填表区和休息区,建立大厅全覆盖的免费无线网络服务,方便企业、群众办事。二是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在加强企业管理方面,坚持服务先行,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先指导、教育,给予改进机会,改变职能部门在企业心目中重处罚、轻教育的形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杜绝“来就罚”、“罚就重”的执法方式。如大朗镇人力资源分局,实行指导性巡查制度,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且在全国首创劳动争议案件主动执行工作制度,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四)引入社会组织推动协同共治我镇在加强社会管理过程中,逐步鼓励成立和引入各类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提供社会服务。一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新模式,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如引入社工管理机构,购买了9名社工,安排在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及长富、求富路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社会工作,逐渐成为政府和群众交流沟通的中转站;向民办学校购买公办学校学位,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二是采取政府鼓励推动的形式,培育了一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如成立了镇篮球协会,切实推动了我镇篮球运动的普及发展,形成篮球文化品牌,我镇篮球竞技连续多年在全市比赛中夺冠。又如成立大朗商会、毛纺织行业协会,在建设行业品牌、开展行业自律以及促进市场环境公平等方面发挥作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逐渐承接了一些原来由政府负责的职能,在我镇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初步显露,社会协同共治的局面初步形成。二、着力信息化手段,推动社会管理方式创新第2页共12页(一)实现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