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意见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充分认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明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与总体目标;建立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机构;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设施条件建设;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保障措施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步伐,增强为农服务能力为目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是适应新形势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水平,增强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选择。目前,我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步伐缓慢,职责任务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人员队伍不稳,技能素质不高,运行机制不活,条件建设落后等问题十分突出。明确工作职能、科学核定编制、创新管理机制。保障措施,加强领导、经费保障、严格管理、强化宣传。具体材料请详见:为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XX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XX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7〕34号及《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农科教发〔20XX〕7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是适应新形势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水平,增强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选择,是各级政府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服务功能,有利于拓宽农业技术服务范围,扩大农业技术推广效应,更好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和提高农民科技种田素质,第1页共5页为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目前,我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步伐缓慢,职责任务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人员队伍不稳,技能素质不高,运行机制不活,条件建设落后等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这就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二、进一步明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与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20XX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30号文件精神,以满足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构建设、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建设和设施条件建设,整体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应、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支撑。(二)建设原则以国务院30号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20XX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针,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步伐,坚持公益性定位,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服务条件等方面大力支持,在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上不断创新,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和为农服务实效。强化市农业主管部门作用,切实解决农技人员缺位问题。(三)建设目标着眼于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以增强为农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改革与建设,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有完善的管理体制、规范的运行机制、精干的人员队伍、稳定的经费保障、必要的工作条件,真正发挥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主导作用。具体建设目标是:建设10个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机构;50个村级服务站点;10个区域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三、建立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机构(一)明确工作职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职能是农业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病虫害及农业灾害的监测、第2页共5页预报和防治;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公共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