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外经贸工作总结讲话同志们:一、正确分析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外经贸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宏观调控形势要求,不断挖掘潜力,抢抓发展机遇,落实有效措施,外经贸工作顺利实现了首季开门好。一是招商引资稳定增长,质量明显提高。一季度全市合同外资、实际外资双双创历史最佳成绩,累计新批外资项目16个,合同外资14797万美元,同比增长57%,实际外资20724万美元,增长311.3%,完成年度目标的53.2%。阜丰集团和中国华安国际(烨华焦化)相继成功上市,阜丰集团、烨华焦化、久泰能源和鲁洲科技四家境外上市公司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8亿美元,占全市的57%,全市境外上市企业达到14家企业15支股票,实现融资额达到45亿元,累计实现实际利用外资4.5亿美元,上市企业家数和融资额均居全省首位。二是对外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明显优化。一季度全市累计实现进出口6.21亿美元,其中出口4.6亿美元,进口1.61亿美元,分别增长50%、57.7%和31.6%,增幅分别比全省平均增幅高25.1、26.4和15.7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四、第三和第五位。三是对外经济合作增势强劲,整体水平明显占先。一季度全市累计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5份,合同额2500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447万美元,外派劳务258人,期末在外955人。新批境外投资项目6个,对外投资额1560万美元。四是园区建设规范集约,载体作用明显增强。13个省级园区固定资产投资26.5亿元,实现业务总收入101.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99.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85亿元。新批准进园区项目71个,项目总投资39.8亿元,其中外商投资项目11个,实际利用外资8785万美元,分别占全市的68.8%和43.4%。外贸进出口总额1.71亿美元,其中出口1.3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27.4%和28.3%。第1页共4页五是外经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得到提升,贡献明显增大。一季度,全市外贸依存度达到15.8%,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2%。国税完成涉外税收2.64亿元,地税完成涉外税收5066万元;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到721家,吸纳就业人数13万余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外经贸工作仍存在严峻的形势。从利用外资方面分析。主要是两税并轨、外资并购、土地政策变化、绿地投资项目少。从外贸方面分析,主要是人民币汇率升值,部分商品出口关税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加工贸易政策频繁调整,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美国对我国板材等开展了反补贴调查等国际贸易壁垒。从外经贸自身发展分析,主要是我市规模和总量仍然偏小,县区发展不平衡,外资和外贸出口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园区载体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二、强化措施,明确重点,全力推动全市外经贸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全市外经贸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9亿美元,增长16.4%;外贸进出口总额26.4亿美元,增长15.8%,其中出口19.4亿美元,增长15.5%。对这些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并力争超额完成。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几点:(一)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更加注重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要围绕实施"提升日韩、突破欧美、拓展港台东南亚"的产业化、专业化招商策略,年内重点组织开展好赴日本、印度、新加坡、德国等地的19项重点境外招商引资活动。要做好以企招商工作,盯住已投资大企业大项目,争取其增资扩股,扩大规模;盯住大型跨国公司,争取他们把研发中心转移到*,把开发的新产品落户到*,把关联上下游的关键企业引到*。要在抓好外商"绿地"投资的同时,加强对企业境外上市工作的服务与指导,力争再促成正兴轮胎等一批企业到境外上市。认真做好企业跨国并购工作,引导华盛中天、新时代药业、绿润食品等具备条件的企业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承接外资并购。第2页共4页(二)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要在努力巩固日韩、欧盟、北美三大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下大力气开拓非洲、拉美、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积极引导企业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展览和洽谈活动,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要重点扶持100家重点出口企业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