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聘村用工作调查思考作为村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妇代会主任以其工作细致、信息快捷和人脉广泛等特点,在推进农村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农村妇女参政议政的重要表现。然而,长期以来,村妇代会主任的产生多以任命制为主,村书记具有很大的发言权,群众缺少知情权、选择权,由此造成的弊端显而易见,也为群众所诟病。从**年3月开始,我们先后在前马镇、别桥镇等实行村妇代会主任“镇聘村用”的改革试点工作,即村妇代会主任由镇统一组织,实行公开竞聘,聘任后由村使用。这一举措不仅创新了村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也大大拓展了农村妇女施展才华的空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一、村妇代会主任与当前农村工作的三个“不适应”1、能力不强,与农村工作实际不适应。随着农业税减免、国家一系列鼓励和帮助农民进城务工等新政的贯彻实施,农村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和特点:一是男性村民大量外出打工,妇女占现有农业劳动力60%以上,有的村子里除了村干部外几乎不剩什么男性劳动力,有的村已形成农业劳动妇女化格局。二是邻里纠纷、计划生育等这些事务所占农村工作的份量越来越大,成为农村不和谐的因素之一。三是农村妇女尤其是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妇女思想活跃,观念开放,法制意识、维权意识、致富意识增强,对村妇代会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与此不协调的是,一些村妇代会主任文化程度低,年龄又偏大,工作方法单一,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开拓和奉献精神不强,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差,难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2、年龄偏大,与其精力体力不适应。目前,农村妇代会主任的主要工作:一是计划生育工作,采集信息,填报各类数据报表,组织上环结扎,倡导婚育新风;二是调解工作,邻里纠纷、夫妻婆媳矛盾都是调解的范围;三是妇联工作,开展活动、组织培训、提供信息。而要做好这些工作,村妇代会主任没有好的体力和精力,没有磨破嘴皮子、走破脚板底的吃苦精神是难以胜任的。据我们在前马镇的统计表明,选聘前该镇11名村第1页共5页妇代会主任的平均年龄为42岁,其中40岁以上的7名,占64%。而选聘后的村妇代会主任平均年龄降至37岁,其中40岁以下7人,队伍年轻化明显。3、报酬偏低,与付出的劳动不适应。作为村部门干部,村妇代会主任的工作量较大,尤其是计划生育工作压力大,理应得到合理的报酬。但实际情况是,因为村妇代会主任的报酬是“靠”村支部书记,一般为村书记的7折计。也就是说,纵然村妇代会主任的工作做得很好,如果村支书的考核分低,她的报酬仍然也上不去。有的经济薄弱村还会出现因为村里支出控制不严,造成市财政转移支付村干部报酬这一块的资金,一部分甚至是大部被“抵扣”。因此,很有可能出现村妇代会主任一年辛辛苦苦下来不能足额领到应有的报酬。这种局面,严重制约了村妇代会主任的工作积极性。由于这三个“不适应”,致使前马、别桥两镇妇女工作一直处于相对被动局面,这也成为镇党委和政府高度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创新村妇代会主任的产生办法,引入竞争机制,让那些作风好、能力强、年纪轻、肯做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妇女同志走到前台,就成为呼之欲出的事情。二、“镇聘村用”村妇代会主任的基本程序1、公开竞聘条件。在开展调查研究并与村里协调沟通的基础上,经镇党委研究,确定公开竞聘村妇代会主任的条件是:只要符合40周岁以下(基层妇女经验丰富的年龄可适当放宽),初中以上文化,身体健康,有组织能力,尊老爱幼,办事公道,遵纪守法,热心为妇女服务等条件,任何一名本村妇女都可以参加竞聘。为鼓励广大妇女增强竞争意识,积极参与到村妇代会主任的公开竞聘活动中来,镇党委利用电视播讲,大会宣讲,张贴公告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大力营造气氛。2、公开竞聘过程。实行阳光操作,严格执行程序,是保证竞聘成功和公正公平的前提。依据有关规定,借鉴其它单位公开选拔的成功经验,前马、别桥镇党委确定竞聘程序为公开报名、组织笔试(基本分值20分)、组织面试(基本分值40分)、组织考察(基本分值40分)等四个基本环节。并通过公告形式,向全镇发布,做到人人皆知,使整个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