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1、病毒的特点: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超微小,在宿主细胞外则是不具生命特征的大分子物质,但仍有感染宿主的能力,没有独立的代谢能力。2、病毒的化学组成:蛋白质,核酸,类脂质和多糖。3、病毒的结构:蛋白质衣壳,核酸内芯,被膜(囊膜)。4、病毒的繁殖过程:吸附、侵入、复制与聚集、释放。5、细菌的细胞结构——所有的细菌均有如下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拟核;部分细菌有特殊结构:芽孢、鞭毛、荚膜、黏液层、衣鞘及光合作用层片等。6、细胞质内含物:核糖体(维持形态和稳定)、内含颗粒、拟核等。7、革兰氏染色法的步骤:涂布、初染、媒染、脱色、复染。染色方法两大类:简单染色法和复合染色法。细菌染色原理及方法:细菌菌体无色透明,在显微镜下由于菌体与背景反差小,不易看清菌体的形态结构,用染色液给细菌染色,以增加菌体与背景的反差,在显微镜下则可清楚看见菌体的形态。8、原生动物的四个纲: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孢子纲。其中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三纲存在于水体和污(废)水生物处理构筑物中,并发挥重要作用。在自然水体中,鞭毛虫喜在多污带和α-中污带中生活。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或在处理效果差时鞭毛虫大量出现,可作污水处理效果差时的指示生物。变形虫喜在α-中污带或β-中污带的自然水体中生活,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则在活性污泥培养中期出现。纤毛纲中的游泳型纤毛虫多数是在α-中污带和β-中污带,少数在寡污带中生活。在污水生物中,在活性污泥培养中期或处理效果差时出现。固着型的纤毛虫,尤其是钟虫,喜在寡污带中生活,钟虫类在β-中污带中也能生活。它们是水体自净程度高、污水生物处理效果好的指示生物。吸管虫多数在β-中污带,有的种也能耐α-中污带和多污带。在污水生物处理效果一般时出现。9、霉菌的菌落特征:1.菌落呈圆形、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2.比其他微生物的菌落都大,可蔓延至整个平板;3.霉菌菌落疏松,与培养基结合不紧。10、微生物要求的营养物质有水、碳素营养源、氮素营养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根据微生物对各种碳素营养物的同化能力不同,可把微生物分为无机营养和有机营养两种;又由于能源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光能营养型和化能营养型。11、营养物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单向运载、协同运载、基团转位。12、ATP是能量转移的“中心站”。ATP的生成方式:基质(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分子中的能量直接以高能键形式转移给ADP生成ATP,这个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这一磷酸化过程在胞浆和线粒体中进行)、氧化磷酸化(氧化是底物脱氢或失电子的过程,而磷酸化是指ADP与Pi合成ATP的过程。在结构完整的线粒体中氧化与磷酸化这两个过程是紧密地偶联在一起的,即氧化释放的能量用于ATP合成,这个过程就是氧化磷酸化,氧化是磷酸化的基础,而磷酸化是氧化的结果)、光合磷酸化(光通过叶绿素、菌绿素逐出电子,通过电子传递体系产生ATP的过程)。13、根据最终电子受体(或最终受氢体)的不同,可将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分为3类:发酵、好氧呼吸(外源性呼吸、内源性呼吸)和无氧呼吸。14、细菌的生长繁殖期可分为四个时期:停滞期、对数期、静止期及衰亡期。停滞期的细菌特征:处于停滞期初期,一部分细菌适应环境,而另一部分死亡,细菌总数下降。到停滞期的末期,存活细菌的细胞物质增加,故菌体体积增大,其菌体长轴的增长速率特别快。对数期的细菌特征:1.细胞代谢活力最强,合成新细胞物质的速率最快,细菌生长旺盛;2.细菌总数的增加率和活菌数的增加一致,细菌对不良环境因素的抵抗力强;3.群体中的细胞化学组分及形态、生理特性都比较一致。静止期细菌的特点:1.静止期新生的细菌数和死亡的细菌数相当,细菌总数达到最大值;2.处于静止期的细菌开始积累贮存物质,芽孢杆菌形成芽孢。衰亡期细菌的特点:死亡率增加,活菌数减少,甚至死菌数大于新生菌数。15、常规活性污泥法利用生长速率下降阶段的微生物,包括静止期的微生物;生物吸附法利用生长速率下降阶段(静止期)的微生物;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利用生长速率上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