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沈阳师范大学计算中心张岩池洁摘要在研究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模型和分析方法,同时根据网络课程的基本构成要素,设计了一个具体的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案,进一步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采用该评价方案进行了教学过程的实施,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关键词网络课程正交试验设计实验评价法0引言网络教育是当今国际、国内教育发展新的生长点,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网络课程是实施网络化教育的基本形式。与传统课程相比较而言,网络课程具有其特殊的属性和规律,它创造的是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和创新的动态环境,在网络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习者和教育者是伙伴式的多元化的相互促进的协作关系,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由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分离,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及学习的个别化,对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的测量和评价成为难点。因此,我们试图通过研究,找到一个关于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建立评价的模型,并且设计具体实现评价的解决方案。1网络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概述及正交试验设计原理网络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分析评价法、指标体系评价法、观察评价法和实验评价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指标体系评价法是人们普遍关注和研究的方法且已逐渐形成评价标准体系,相比之下,由于分析评价法很大程度地受到评价人员的主观影响,观察评价法有失评价的准确性,实验评价法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所以没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从网络课程的实施来看,学习者是进行网络课程学习的主体,可以说对主体的学习质量的评价是进行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而所谓实验评价法就是以学生为实验对象,将他们分成试验组,分别选用以不同教学方案进行设计的网络课程进行教学,然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价,最后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到最优的教学方案,并据此设计和完善网络课程。正交试验设计是解决多因素、多水平试验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是一种试验的优化设计技术。所谓因素指可能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水平指在试验中对某一因素设定的取值。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是利用正交表来设定试验,它能够以很少的试验次数和很短的试验时间得到相当满意的试验结果。2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实例我们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为基点,进行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的相关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本课程在我校已经实现网上教学,其网络学堂的主页面如图1所示。图1网络学堂的主页面2.1设定试验的各因素及其各水平在实施网络课程评价的正交试验时,可依据实际的具体情况设定因素及其水平,如网络课程中主题的选择、网络课程中内容的容量、学习者的范围、导航系统的分级、媒体运用合理性等等。这里我们主要以网络课程的基本构成要素(学习内容、学习者、学习模式)加以讨论,同时为了适用于正交试验设计,又不失评价的一般性,提出3因素3水平的无交互作用(假定各因素的组合不会影响试验结果)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案。1、学习内容因素及其水平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学习内容是网络课程的主要构成要素,学习内容安排的适当合理是决定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关键,所以在网络课程的设计时,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育者应认真分析课程内容的内在结构,既注重内容的纵向深入,又注重内容的横向联系。但是由于课程内容的增加,可能会分散学习者的精力,影响学习者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内容的增加要恰当适度。一般地课程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水平:(1)基本扩展模型指以基本内容为主体,重点知识的扩展也仅限于本课程内容范围之内,以保证学习者对整个课程内容的前后贯穿,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2)相关扩展模型指以基本内容为主体,对重点知识进行相关内容的扩展,扩展内容既可以是本学科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的,注重广度,浅显易懂,有利于开阔学习者的眼界,丰富学习者的知识。(3)探索扩展模型指以基本内容为主体,对重点知识进行探索性扩展,扩展内容主要选自本学科知识,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