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情况汇报XX市地理位臵独特,交通区位条件十分优越。从国家层面看,位于国家“五纵五横”综合运输通道的满洲里至港澳台、沿江、上海至瑞丽三大通道交汇处,是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同时处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受益区;从区域层面看,九江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襟江带湖,直接与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经济区相对接,具备良好的资源流通条件;从本省层面看,九江是XX省唯一通江达XX县区,是连接全省与长江开发带和沿海开放带的“北大门”,是XX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与“双核”之一,在江西乃至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极为重要的战略位臵。改革开放以来,九江历届市委、政府都把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发展战略,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依托国家、省重点规划和项目建设,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着力打造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快速、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取得初步成效。-1-XX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昌九高速、第一条城际铁路—昌九城际先后诞生在九江。截止目前,XX市域内铁路有京九铁路、合九铁路、武九铁路、铜九铁路、昌九城际铁路等五条国铁干线和城际铁路经过,目前铁路营运里程约380公里。近年来,我市积极争取铁道部、XX省支持,除新建项目外,还争取实施了武九铁路扩能提速和京九、武九铁路电气化改造以及九江站技改工程,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公路有国家路网内大广高速、杭瑞高速、福银高速和地方加密的彭湖高速、永武高速,以及g105、g316国道和10余条省道。全市公路总里程18000余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0余公里,其它二级以上公路约1000公里,全市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以及全部行政村通水泥路目标;水运第1页共4页方面,九江境内航道里程近900公里,其中长江干线156公里,可常年通航5000吨级船舶,鄱阳湖区赣江航道81公里为三级航道,其余航道为六级以下。“十一五”期间是我市长江港口建设快速发展时期,累计投资近15亿元,建成3000吨级以上泊位约20个,新增货物年吞吐能力约1300万吨,集装箱30万标箱。截止目前,我市建成长江港口泊位近250个,其中3000吨级以上泊位50余个,年货物吞吐能力近5000万吨,其中集装箱40万标箱。2011年,九江港港口运输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共实现货物吞吐量3900万吨,同比增长19%。其中集装箱突破14万标箱,同比增长18%,实现连续四年增长。此外,我市鄱阳湖及其它内河港口建设也正在起步,预计“十二五”期间将有大的变化。航空方面,九江庐山机场于1996年正式开通民航,历经10余年起伏,2004年引进首都机场集团整体收购,并将其改造为4c级标准。2006年复航后,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航线,航空市场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旅客吞吐量逐年递增,2011年达到8.5万人次;管道方面,九江也是走在全省前列,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九江石化的建设,即开始铺设沿江油品专用码头至厂区原油输入和成品油输出管道10余条,总长51公里。“十五”以来,九江管道建设迎来“井喷”,2005年建成仪长原油管线黄梅至九江支线,2008年建成九昌樟成品油管线,2010年建成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九江段、川气东送江西专线以及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截止目前,我市已建成油气管道达500公里,居全省首位。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九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随着现代交通理念的发展,我们仍然要看到,九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远未达到要求。其一,九江交通发展水平与自身的区位条件、枢纽地位仍不相符,从区域整体来看,铁路、高速等大部分集中在中部,西部两县交通设施条件较为落后,东部三县受鄱阳湖阻隔与市区仅通过跨鄱阳湖高速公路桥相接。从市域对外通道来看,与XX省联系市域中部仅靠九江长江公铁两用大桥,西部仅大广高速而无铁路。与XX省至今仍无高速公路、铁路直接相通。作为多条铁路交汇处第2页共4页的九江,除至南昌方向,其余方向仍缺少快速铁路客运通道,尤其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快速联系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