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环保汽车社会急需迈过三道坎2010-08-2510:49:43来源:网易汽车跟贴2条手机看新闻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网易汽车8月25日报道中国的汽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它的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社会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但我们知道,汽车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它推动社会及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交通问题、道路安全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下面,我们就将围绕这三方面进行深入的讨论。本期做客网易汽车直播间的嘉宾是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新华信副总经理郎学红郎女士。交通:驾驶人员素质低是拥堵重要因素网易汽车:首先讨论一下汽车的交通问题,我们知道,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大,交通问题成为困扰市民的烦恼之一,平常我们上班只需要半小时的路程,遇到交通拥堵时一个小时甚至一个半小时都到达不了目的地。我想问一下两位专家,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是什么?罗磊:这个问题问得很大,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首先是道路交通设施的问题,道路交通设施跟汽车发展之间匹配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广大车主或驾驶员交通意识的问题,其中还包括行人的交通意识问题。第三还有一个道路交通管理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三个问题正在逐渐好转,但要解决,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网易汽车:郎女士怎么看?郎学红:从我们做市场研究的角度,一直会把道路安全和环境作为汽车发展的总体外部环境、外部制约条件。应该说,中国的汽车发展始终伴随着交通安全和环保的问题,以交通来说,应该从两方面辩证地看汽车产业、汽车市场的发展。丰田有句话,“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前半句话讲的就是只要有车,道路建设必须随后配套,与它相匹配,既然有车过来,就要有道路的建设与其相适应。后面的“有路必有丰田车”,当然了,不管是什么车,不仅仅丰田,各种各样的车都行驶在道路上,道路承载车辆,有了一定的道路,也会带动汽车的发展,汽车会有更多的道路承载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汽车和道路)首先是互相促进的,出现刚才你提到的问题,应该是在一定时期的矛盾,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寻求解决方案,有了合理、合适的解决方案,最终道路的建设又会促进汽车的发展。现在农村已经开始建设“村村通”,这就会带动农村的汽车消费需求,它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促进。网易汽车:基本建设和汽车发展虽然有矛盾,但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就像刚才罗老师说的,现在的道路建设可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两位平时的观察,您觉得现在道路最大的问题在什么地方?罗磊:我觉得,从道路设计的角度来看,以北京为例,应该说北京修的路在全国是最好的,路是最宽的,为什么还出现拥堵?是不是它的汽车保有量太高了?我觉得不完全是这个因素。可以打个比方,拿北京跟东京相比,东京的人口是1200万,汽车有800万辆,北京大概是1800万常住人口,汽车保有量是400万辆,是东京的一半。再看面积,北京应该要比东京大很多,我也到过东京,郎老师可能也去过。东京基本很少见到北京这样大面积拥堵的情况,我每天都在听103.9的广播,都说今天道路情况很好,早高峰,拥堵路段只有61条。很可怕的,61条拥堵路段,什么原因?从硬件来说,路已经很宽了,但我们在设计这条路线时要使交通设施更合理,比如出入口的问题。据我观察,在很多环路、交通拥堵路段,它的出入口一是设计得很近,二是先入后出,让主段上密度增加,然后再疏散。反过来如果是“先出”,把主道上的车分流出去,“再入”,可能就会缓解交通拥堵的情况。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出入口设计得太近,有人想进来,有人想出去,相互形成死交叉,必定会影响后续通行。另外我还观察到,出了出口,马上就是红绿灯,这必定会影响主路上想出去的车,因为前方已经走不动了,排着呢,必定要排到主路上,这样就会使主路交通产生拥堵状况,这是从硬件方面来说的。从大多数车主的情况来看,我经常在路上看到一种情况:道路宽敞,行驶状况也非常好,但我前面就有三辆车并排慢慢悠悠地走,四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