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慈圣镇苏楼村村情调研报告按照市委“扶弱培强”工程的整体要求和部署,XX县区国土资源局驻村工作队迅速行动,及时进驻XX县区慈圣镇苏楼村开展帮扶。为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工作队紧密结合苏楼村实际,通过座谈会、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对该村基屋党组织建设情况、人口耕地情况、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村民经济收入情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情况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综合调研,初步掌握情况如下:一、苏楼村村情现状(一)地理位置慈圣镇苏楼村坐落在慈圣镇北部,柘睢公路东侧。(二)人口和耕地苏楼行政村共有苏楼、吴岗2个自然村;该行政村人口总数1549人,耕地面积2009亩,经济林220亩,水塘36亩。(三)村“两委”班子和村党组织建设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目前,苏楼村有党员38人,男36人,女2人。年龄结构:35岁以下3人,36—45岁5人,46—59岁15人,60岁15人。文化结构。大专及大专以上1人,高中、中专12人,初中5人,小学20人。(四)农业经济发展状况1、蔬菜。该村群众种植蔬菜主要有芹菜、西红柿、黄瓜、白菜、花花菜、豆角、韭菜、辣椒、大蒜等品种,能够充分满足群众日常生活所需。2、畜牧业。该村畜牧业主要以牛、羊、猪、鸡为主,更好地带动了群众的第二产业发展。3、林业。该村林业主要种植的有速生杨、杨树、梧桐树等。第1页共4页4、特产。该村农产品特产主要以辣椒、大蒜深加工所带领的二、三产业为主。(五)村民经济收入状况苏楼村在慈圣镇属经济较强的村,村民生活水平中等,人均收入1800元。(六)基础设施建设状况1、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苏楼村由于原乡镇村规划不完善,没有修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五通”情况通油路方面。苏楼村村内“村村通”道路工程建设比较完善,村内共修建柏油路面3.7公里。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方面。苏楼村村内电网、电话线路架设已覆盖全村,实现了家家通电、通电话。有线电视及自来水均未建设。3、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苏楼村现有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比较缺乏,主要依靠以前修建的排水沟、农用井进行土地灌溉,造成了有水资源浪费,即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也远不能满足群众生产需要。4、住房格局和村容村貌苏楼村由于以前乡镇村规划不完善,村内多以以前建设的老房子为主,村庄街道狭窄,高低不平,弯弯曲曲,以致造成排水不畅,出行困难,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新建房屋未能得到合理规划,村内住房格局布置不合理,致使村内闲置大量土地,闲散土地不能合理利用,造成土地资源浪费。5、新型能源建设苏楼村无新型能源建设。6、基础教育苏楼村建有学校一所,能满足小学课程教育,使该村儿童都能受到小学教育。7、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重大疫情救治苏楼村位于慈圣镇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不到2公里,村第2页共4页内未设立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场所。8、文体娱乐生活等基础设施苏楼村共设立体育健身器材4套,但未设立文化大院及相关的图书室。(七)精神文明建设状况苏楼村精神文明建设状况良好,村“两委”班子工作能力较强,干群关系合谐,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带领群众发发展二、三农副业,使群众的经济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宣传科学教育,增强了村民的自身素质,塑造了村内良好的村风民情。(八)民主法治建设状况苏楼村“两委”班子不断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在村内大力推广农村普法教育工作,用法律形式对村民的自治制度作了规定和保障,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也使很多农民学会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农村的社会稳定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状况苏楼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较好,“两委”班子不断加强班子廉洁作风,不断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使该村村民没有违法犯罪情况,没有发生越级上访、集体上访情况,受到了当地政府的一致好评。(十)主要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苏楼村涉及的上级支农惠农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1)国家推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2)国家实施的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增加对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和重大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补贴,以调动广大农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