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发展规划(2009-2012)为继续深入开展质量兴市,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开展好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工作,做优做强产业集群,培育区域品牌、发展区域经济,推进全区经济持续深入发展,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意见》(鲁政办发[2009]22号)要求,制订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发展规划(2009-2012)。一、规划任务(一)确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三年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发展总体目标,明确其在周边地区、全市、全省的战略地位,制定青岛开发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二)确定青岛开发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未来三年发展重点,提升产业集群优势,调整优化全区产业布局。(三)引导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推动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向区域品牌转移。二、产业集群现状按照“龙头骨干企业项目-品牌产业链-品牌产业集群-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大企业和大项目的品牌和技术优势,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重点建设发展家电电子、石化、汽车、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六大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六大产业集群产值总量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8%。涉及生产领域的产业集群为家电电子、石化、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新材料五个产业集群。家电电子产业,形成了以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大项目为龙头,中小型配套企业集聚发展的产业格局,是国家(青岛)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和中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石化产业,1000万吨大炼油、总投资5.4亿美元的丽东化工等龙头项目建成投产,2010年石化产业产值将达100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环保型石化基地。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总投资74亿元的海西湾造修船基地修船坞建成投入使用,50万吨级造船坞启用,大型船用曲轴、船用柴油机等核心配套项目建成或开工,将形成年造船468万吨、修船220余艘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达500亿元。海洋工程产业,总投资40多亿元的中海油海洋石油工程项目一期二期建成投产、三期开工建设,总投资2亿美元的武船麦克德莫特、总投资23亿元的中石油等海洋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海西湾将成为世界重要的海洋石油工程制造基地。汽车产业,上汽通用五菱具备年产30万辆整车和35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中集专用车项目生产能力年产3000辆,福田重工、科泰重工等挖掘机年生产能力均达到1万台。一批工程机械和汽车零部件项目已形成批量生产规模。新材料产业,基本形成以特种钢、新型建筑材料、能源环境材料生产企业为主的集群发展格局。三、存在问题(一)现有产业集群间发展不均衡,过于依赖成熟产业。现有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家电电子产业,随着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北船重工、大炼油、丽东化工的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石化产业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步体现,成为开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部分产业产业链短。由于产业发展的历史相对较短,产业特点等原因,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石化产业的产业聚集度相对不高,配套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四、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和打造区域品牌为核心,深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名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努力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质量水平和区域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壮大,争创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二)任务目标1、总体目标紧密围绕省、市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发展产业集群的目标任务,结合青岛开发区经济发展特点,着重在家电电子、石化、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新材料五个产业集群,培育和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和扶持一批质量过硬的龙头骨干企业,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区域品牌。家电电子基地,到2012年,行业产值保持在800亿元以上,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保持在30%左右。在保持海尔、海信、澳柯玛等三大龙头骨干企业的基础上,培育和引进一批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高科技、信息化产品企业,做长家电电子产业链,抢占产业链制高点。船舶与海洋工程基地,到2012年,建成30万吨和50万吨造船坞及相应配套设施,达到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