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教育工作汇报(10.12)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创建人民满意教育——XX县区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XX县区工作汇报(2009年4月13日)2006年以来,我县以创建自治区规范教育收费示XX县区为目标,以治理中小学乱收费为重点,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坚持“标本兼治、强化监督、从严查处、狠抓落实”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使乱收费现象在我县得到全面遏制,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现就我县在治理教育乱收费方面所作主要工作汇报如下:一、XX县区基本情况XX县区位于天山南麓中段,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有维、汉、回、柯等15个民族,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辖4镇10乡2个国有农牧场、145个村(连)、7个社区,全县总人口22.13万人。目前,全县有完全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初中11所、小学93所,共111所中小学;中小学在校学生35302人,其中,高中3219人,初中11933人,小学20150人。二、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XX县区的主要做法与成效:(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面加强教育收费工作多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加强中小学收费管理、治理中小-1成多管齐下、分级管理的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的工作格局。(三)强化“两个必查”,实行“一票否决”制。专门设立信访办公室,由专人负责,规定凡是实名举报的乱收费案件必查;凡是上级纪检监察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转来的乱收费投诉必查,并在规定的时间上报处理意见。对查证存在乱收费行为的学校和有关人员在年度责任目标考核、晋职评优实行“一票否决”。(四)广泛宣传收费政策,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XX县区县委、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规范教育收费工作,每年的教育工第1页共3页作会议及每学期教育收费培训会议,都召集各学校校长、财务人员专题讲解教育收费标准,强调收费纪律,要求每个部门、每位教职工,都要从师德规范、教育形象、社会稳定等角度出发,认真按照规定进行教育收费。教育局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学习、研究、宣传有关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文件,及时了解政策,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三、建章立制,加强管理,不断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一)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收费制度。为有效治理教育乱收费行为,我们制定和健全了《收费请示制度》、《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教育收费责任追究制度》等多个规范收费行为的规章制度,为规范教育收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二)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加强督查。2006年,我县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按规定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含县镇)学生的杂费;2006年-2008年,教育局联合-3款;2007年,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勤工俭学层层审批制度,严格规定勤工俭学劳动程序,实行逐级审批。四、保证投入,规范支出,确保教育经费落到实处(一)切实保障教育投入,加强公用经费管理。2006年—2008年,我县财政总支出分别为19610万元、27548万元、43086万元,年增长幅度分别为88.83%、40.48%、56.40%,预算内教育拨款分别为11827万元、15094万元、23836万元,年增长幅度分别为47.21%、27.62%、57.92%,中学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达2172.72元、3299.55元、4998.88元;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达2244.18元、3303.53元、4427.83元。中学生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分别达到387.52元、1291.75元、1863.65元,小学生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分别达329.66元、1061.28元、1199.43元。从2006年至今,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生全部免除杂费,拨付免杂费补助资金751.7万元;拨付公用经费补助资金1835.5万元;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819.1万元;截至到2008年春季,发放免费教科书901.23万元。以上资金全部及时到位,专款专用,未发生挪用、挤占、截留的现象。第2页共3页(二)强化财务监督管理。教育局每年都请审计局对教育系统内部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同时,教育局成立财务核算中心,对全县中小学的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进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扎实落实农村“三保”政策,几年来未出现一起截留、挪用、挤占、平调教育经费和-5(四)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县政府纠风办把“两公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