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巨人集团在投资过程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而进行分析了其在投资决策中所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而展开分析,通过广泛的查阅文献资料,按照案例分析的方法的要求,较为系统,全面,完整和准确地进行分析,针对投资决策中的问题得出了一系列的具体解决方法。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综合案例分析练习,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系统、准确地运用企业财务管理学所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以财务决策为主的管理决策能力。关键词:巨人集团巨人大厦投资投资决策筹资和融资多元化扩张市场目录论文正文………………………………………………………………11投资房地产业(兴建巨人大厦)…………………………………12涉足生物工程领域…………………………………………………43下面是对巨人集团财务危机的综合性分析………………………7参考文献………………………………………………………………9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报告——投资决策问题及具体解决方法20世纪90年代初,“巨人集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中国商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理所当然,巨人的创始人——史玉柱也成为了商界乃至整个社会的风云人物。可惜的是好景不长,“巨人集团”在成立不到6年就陷入了财务危机,这个噩耗很快传遍了全国,对此人们不仅仅是惊讶,还有更多的是可惜。正因为是这样,很多人对其失败的原因甚为关注,并且展开了许许多多的激烈的讨论,有些人认为是因为投资房地产(巨人大厦)和涉足生物工程领域的失误引起负债结构中出现了恶性债务,从而导致了资金周转不善,最终陷入了财务危机;有些人认为是由于史玉柱个人的独断专行引来的决策失误导致财务危机;有些人则认为是因公司内部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总之,大家各抒己见,自己都有自己所持的原因,本文我个人主要从投资决策问题切入,然后深入浅出的谈一谈具体的解决方法。通过仔细的阅读老师所给的案例后,我发现巨人集团投资决策方面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在巨人大厦上的投资决策问题;二是在生物工程上的投资决策问题。下面我具体分项分析一下以上两个方面的投资过程和投资决策问题及具体解决方法:一、投资房地产业(兴建巨人大厦)1.多番改动施工计划,致使工程预算越来越高,工期也越来越长本来大多数计划是为了自用才准备建设巨人大厦,原计划18层的自用楼后来出来的方案是38层,当时并没有想到要进军房地产业,因此设计的楼层面积也不是很大。直到1992年9月27日,当时的国务院某位领导视察巨人集团,看到这个楼的位置特别好,就建议由自用楼专为开发房地产上。于是把设计又改为54层,后来改到64层,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于设计单位说54层改到64层对基础影响不大;二是由于巨人集团想为珠海市争光,盖一座标志性大厦。又由当时广州市的最高建筑是63层,巨人集团想让巨人大厦把它比下去。经过这三次改动后,1994年2月2日巨人集团终于准备破土动工,刚好当时国务院领导又来视察,在此之前有几个巨人的负责人认为64层有点犯忌讳,所以直接又将计划提到了70层,通过了建设单位的可行性研究,所以最后就决定改到70层,5月,适逢史玉柱荣获首届企业“十大新闻人物”,当年史玉柱又当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达到了他事业的巅峰。可想而知4次的工程计划改动,导致工程预算连连攀升至12亿,工期也拉到了6年。巨人集团分析虽然大厦工程预算是12个亿,但是实际实际操作中上用不到那么多,他们认为巨人大厦的写字楼,不用装修,有租楼者和买楼者按自己的风格进行装修,这样一来工程预算就由12亿减到了7亿。当时巨人集团的出资计划是这样的:自有资金1/3、卖楼筹资1/3、银行贷款1/3,而且当时生物工程正是景气的时候,这点资金并不不难。2.筹资情况表面上很顺利,实际上很糟糕巨人大厦一动工,筹资就必须跟上。因为你为没钱,谁也不会给你白干。巨人先是筹集前两部分资金,可惜的是想得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就不是那回事了,自有资金只筹到了6000万元,但是卖楼筹到了1.2个亿,也就是说这样就筹到了1.8亿,银行方面一分钱都没有去贷款,因为巨人集团认为卖楼的形势还不错,所以暂时一分钱都没有贷。这样说来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