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2页能源博弈与俄欧相互关系结构范式的转换虽然冷战已经结束十多年,但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隔阂似乎一直存在。所不同的是,苏联解体以后,相当长时间内,俄欧之间的主要问题是战略利益上的争夺,一方面是北约东扩与反东扩所体现出来的地缘安全战略争夺,另一方则是欧盟东扩与反东扩所体现出来的地缘经济空间的争夺。这两种战略利益上的争夺,俄罗斯虽也尽力抗争,但基本上挡不住东扩的势头,只能无奈忍让。然而,近年来,俄罗斯在抗争无效的情况下采取了引入“第三方因素”的方式并用自己特殊的能源外交手段来同欧洲进行新的博弈。俄罗斯这种“隔山打虎”的招式的确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俄欧之间的这种新的博弈引起了俄欧之间关系的新变化。一、俄欧能源博弈欧洲一直就是世界能源消费大户。但是,它的能源自给率却不高。1999-2000年欧盟能源自给率约60%,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这三个最主要的能源资源自给率分别只有15%、60%和65%,随着中东欧10国加入欧盟以后,欧盟的能源自给率进一步下降到50%左右。这就是说欧盟的能源对外依赖度在不断上升。据欧盟2002年《能源绿皮书》估计,未来20年欧盟能源需求将增加20%-25%,而自产量将下降20%;与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相比,欧盟将更加依赖世界能源市场;其中,石油进口依赖度将从目前的76%增加到90%,天然气进口依赖度将从40%增加到近70%。①俄罗斯能源专家日兹宁也作出了同样的估计,到2020年,欧盟对一次能源进口的依赖将扩大到65%,其中进口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比例分别要高达约90%、65%和65%。②从单个国家的情况来看,目前,俄罗斯天然气分别占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天然气进口量的30%-40%,①TheEuropeanCommission,“CommunicationfromthecommissiontothecouncilandtheEuropeanParliament,”Brussels,26June2002.②【俄】斯·日兹宁著,强晓云等译:《国际能源政治与外交》,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第2页共12页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2页占芬兰、保加利亚以及波罗的海国家的进口比重已达100%。因此,俄罗斯作为欧洲能源的主要供应国,其能源在欧盟能源供应安全中的意义明显上升,甚至可以说,能源成为连接欧俄关系最现实和最直接的利益载体。自1999年确定对俄罗斯共同战略以来,欧盟加强了对俄能源外交力度。从2000年10月起,欧盟与俄罗斯启动了定期“能源对话”机制,力促建立“能源伙伴关系”,双方合作集中在能源供应安全、能源使用效益、管道基础设施以及投资与贸易等方面。2001年3月,欧俄在能源对话的基础上建立了四个专题工作组,专注于能源战略、技术转让和能源基础设施、投资以及节能和环保等议题。自此,“能源伙伴关系”成为欧俄峰会的重要内容。2003年,欧俄能源对话进入实施阶段,包括六大内容:根据相互利益,新建或扩大天然气、石油运输管道项目;设立能源基金,减少外资在非商业性能源投资中的风险;欧盟支持俄罗斯能源部门,特别是电力和天然气行业的改革,期望俄罗斯实行有利于投资的生产-分配规则,尽快签署《能源宪章条约》;建立对欧天然气供应法律保障;在共同规则中对重点项目实行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在能源领域,建立有利于相互依存的体系,包括在开发资源、提供技术、扩大投资、完善市场准入、环境保护以及核安全等方面扩大制度上的协商与联系。由此可见,欧盟对俄能源外交是欧盟对俄共同战略最重要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要确保俄罗斯成为欧盟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国。然而,俄欧关系并非简单的能源关系,二者之间长期以来就是一对特殊的地缘政治对手。近年来,欧洲对俄罗斯的地缘挤压已经使俄罗斯再也没有退路了,而面对欧洲的战略挤压,俄罗斯受自身转型的困扰却没有更多的地缘手段来应对。在这种情形下,俄罗斯动用了“最后的地缘手段”——能源——来与欧洲较量。在以能源作为地缘政治手段的角逐中,俄罗斯与欧洲之间共进行了四个回合的较量。两个回合是俄罗斯对欧洲的“正博弈”,另外两个回合则是欧洲对俄罗斯的“反博弈”。①俄罗斯的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