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的研究VIP免费

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的研究_第1页
1/21
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的研究_第2页
2/21
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的研究_第3页
3/21
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研究摘要: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对“生物灾害”进行了定义:少数生物偶然抢占生态位,导致原有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竞争和协同等平衡关系遭到破坏,超出了生态系统自身恢复能力,导致人员、财产、环境等产生损失。然后分析了生物灾害特点和生物灾害管理工作原则,提出了生物灾害管理的“生态健康”理念和GCSP策略:分级管理、分类管理、分区管理、分期管理,以及生物灾害“双精”管理技术措施:精密监测,精确管理。关键词:生物灾害;双精管理(精密监测,精确管理);GCSP;生态健康中图分类号:X43Q149文献标识码:AResearchonBiologicalDisasterManagementZHANGGuoqing(GeneralStationofForestPestManagement,StateForestryAdministration,Shenyang110034,China;ForestryBureauofQianshanCounty,Anhui,246300,China)Abstract:Thisarticlecarriedonthedefinitionon“thebiologicaldisaster”:Causestheoriginalpopulationtheparagenesis,thecompetitionandtheoriginalsamebalancedaredestruction,surpassedecosystemoneselftorestoreability,causedthepersonnel,thecommodity,theenvironmentloss.Thenhasanalyzedthebiologicaldisasterspecialtyandbiologicaldisastermanagementprincipia.Putforward“ecologyhealth”ideasandGCSPstrategies:gradedmanagement,classificationmanagement,subareamanagement,phasedmanagement.And“2P”managementoftechnicalmeasures:precisionmonitor,precisionmanagement.KeyWord:biologicaldisaster;2P(precisionmonitor,precisionmanagement);GCSP(gradedmanagement,classificationmanagement,subareamanagement,phasedmanagement);ecologyhealthCLCNumbers:X43Q149DocumentCode:A1.生物灾害1.1生物灾害概念传统的“生物灾害”定义为:由活的生物体暴露于微生物和有毒物质所造成的灾害。[1]显然这个定义是从灾害的受体角度来定义的。笔者认为,“生物灾害”应该从灾害源的角度,并参考生态学内涵,来进行定义。这样,既避免歧义,又符合正常的灾害学定义原则。例如,地质灾害、雷灾、洪灾、旱灾等都是从灾害源的角度去定义的。因此,生物灾害可以定义为:少数生物偶然抢占生态位,导致原有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竞争、协同等平衡关系遭到破坏,超出了生态系统自身恢复能力,导致人员、财产、环境等产生损失。这样,传统的“生物灾害”就被分解成了两部分:“暴露于微生物”造成的灾害属于新的“生物灾害”中的病害,“暴露于有毒物质”属于“环境污染”或其他灾害产生的有毒物质的侵害(如火山爆发、火灾、爆炸等)造成的次生灾害。产生生物灾害的灾害源统称有害生物。其实,“有害生物”这种说法还有待商榷,因为,对生态系统而言,生物无所谓“有益”与“有害”,“有益”与“有害”是人类根据自己的标准来确定的。此外,在某一时期或某一场所,某一生物是有害生物,在另一时间或另一场所也可能是有益生物,甚至于还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生物。如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Mart.)Solms,在热带和亚热带,它是有害植物,而在温带,由于冬季低温限制了它的泛滥,却成了一种猪饲料。再如龙虾Pro-cambarusClarkii(Cirard),由于不少地区人喜食,抑制了它的快速繁殖,使原来是有害的生物变成了经济生物。造成生物灾害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其它灾害造成的生态系统抗逆性降低,导致有害生物快速增殖泛滥成灾,如洪灾后的疫病流行等。还有就是气候异常导致有害生物危害生态系统,例如全球气候变暖,越冬害虫基数大,导致农业害虫灾害频发,并使南方害虫北移,扩大危害范围。人为因素主要是人为传播,造成生物灾害危害范围扩大,如疫情随着人类的活动而传播。其次是人类造成的环境污染、过度开采资源、使用高毒广谱药剂等,导致生态系统破坏,产生生物灾害。再次就是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污染和生物武器的使用。1.2生物灾害的特点生物灾害属于自然灾害,除了具有一般自然灾害的共同点外,还具有周期性、突发性、扩散性、可控制性等特点:(1)突发性。许多有害生物生命周期短,繁殖率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的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