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职业教学改革应面转向汽车后市场分析一、市场需求汽车后市场专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空间1.1何为汽车后市场?所谓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也就是说,汽车从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随着轿车拥有量特别是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汽车美容、养护业开始被有车族所熟知,“七分养,三分修”,以养代修的爱车新理念逐步被广大有车族所接受。发展至今,我国的汽车后市场已初具规模,从业人员达240万人,年维修产值300亿元。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相关政策的调整与完善,以及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汽车后市场发展迅猛,市场前景十分看好。1.2汽车后市场有巨大发展空间在国外成熟的汽车市场销售额中,配件占39%,制造商占21%,零售占7%,服务占33%。现在国内汽车市场销售额中配件占37%,制造商占43%,零售占8%,服务占12%。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汽车销售额中制造的比重偏大,服务的比重过小。整车与配件销售已与国际接轨,而汽车服务市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国的汽车产业年增幅超过20%,而且这一增长趋势还在逐年加快和增大。汽车产业的强势增长,为汽车后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1.3.汽车将成为人们的第三生活空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人的消费热情将全面升级,与之相伴的必然是汽车个性化需求。汽车将成为人们生活品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即继家庭、公司之后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第三生活空间即“流动的家”。目前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达1600万辆,汽车市场的产值规模现已高达数千亿元人民币。但汽车用品、精品及美容、养护的介入程度不足20%。从而可见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广阔性及需求之旺是不言而喻的。二、传统汽车维修观念改变是汽车职业教育转变汽车后市场客观因素2.1现代汽车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的矛盾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否能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新办专业的建设和管理,把拓宽专业口径和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起来?这是课程体系建立的关键。传统的职业教材几乎是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的压缩版,讲究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重理论、轻实践,忽略了职业岗位的技能训练要领、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同时,很多现用教材所含知识和技术滞后于现代技能的发展,未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工艺发展水平、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教学手段、教学环节和教学实效性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现代汽车专业教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市场要求。而教学内容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改革开放实践的迅速发展与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矛盾。2.2汽车教学改革适应汽车或市场的必要性市场定位一定要准确,要冷静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要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和成熟的战略、战术。现代汽车维修观念的转变使实际参与维修人员的需求虽然很大,但受国家政策、地方经济、行业规范等实际限制汽车专业的大量需求集中在各种后市场的汽保行业、、汽车、配件行业、汽车精品、用品、美容及改装行业、二手车及汽车租赁行业等。而大多数单一的维修培训明显的限制了汽车教育体系更大规模的发展。目前大部分汽车职教都只注重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开发,而不注重自身及网市场中相关汽车其他技术人员的培训。这就造成了严重的市场与教育体系的脱钩。好不容易开发了汽车专业课程体系模式,但由于技术支持跟不上,思路不对头,和市场脱节。结果培养的学生最容易犯的毛病。“谈时海阔天空、做时无有内功”,全是花架子。真正的品牌是实实在在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不是只做表面文章,宣传出来的品牌是靠不住的。要多做有助于品牌成长的实事。21世纪的市场是一个全面服务化的市场。学会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地做事情。只有找出与市场相适应教学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及长处,扎扎实实地做,才能一点一点地社会认同并接受。三、政策导向是汽车职业教育转变汽车后市场必然结果3.1职业教育的新形势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