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创新理念建设节约型公路行业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节约型社会,全面推进公路系统保护资源、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省和省交通厅关于节能减排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公路的新形势和公路的实际情况,现就节约型公路行业的内容汇总如下:一、建设节约型公路行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与节约并重,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约土地、能源、建材和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建设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型行业为目标,强化节约意识,落实节约措施,培养节约习惯,推广节约经验,逐步建立贯穿公路全过程的节约管理长效机制,在公路系统范围内形成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良好风尚。在构建节约型公路行业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发展与节约并重。立足当前实际,抓住发展机遇,坚持公路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在节约中发展,在发展中节约,做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行业清洁、环保、可持续发展“双到位”。二是坚持节能与增效同步。注重节约与增效的协调和衔接,将其贯穿到公路工作的全过程,既合理利用资源,又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效能,实现统筹兼顾。三是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坚持原有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注重体制、机制、制度等软环境建设,加强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节约能力。四是坚持近期与远期结合。既要制定近期目标,又要注重长远规划,近期实现资源利用的减量化,远期致力于实现公路资源的综合利用,逐步建立近远结合的全过程节约管理长效机制。二、建设节约型公路行业的主要内容结合公路行业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特点,从履行行业管理职能着手,围绕公路工作,从结构性、技术性、管理性节约入手,开展节约型公路行业建设活动。(一)推进技术性节约,大力发展公路节能技术。深化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认识,结合区域特点和行业实际,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公路节能与创新,推进节能标准化和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高行业整体节能水平。一是加快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的研发、推广及应用。优先采用施工工艺先进、经济合理、环保适用的技术方案,加大路面再生材料及循环利用方面的研究,做到资源循环利用。研究应用提高养护质量和耐久性的路面结构、材料,推进沥青路面冷再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技术的应用。对路面大修过程中铣刨下来的沥青混合料,拆除的片石、块石、护面墙等材料以及路缘石、示警桩等道路沿线设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循环再利用。有效解决沥青热再生利用问题,配备多功能沥青路面修补机,加大沥青的循环利用。因地制宜地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矿渣等工业废渣,填筑路基或修筑路面结构层,做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二是推进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完善等级公路信息采集发布制度,建立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信息即时采集、发布,引导公众合理选择出行时机和出行线路,减少无效运输、不合理运输和交通拥堵等带来的能源浪费。三是组织实施示范工程。组织实施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节约型公路行业示范工程,在规划设计、节能降耗、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和自我表现经济等方面,树立典范并予以推广。在科研课题申报中,把节能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跟踪、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管理经验适时推广。发挥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开展节能技术研发、推广,以点带面推动公路行业节能工作向纵深发展。四是加大节能技术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公路节能技术研发资金比重,将节能技术研发列入科技考核计划,重大公路节能技术列入公路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及相关科技发展计划,并积极做好节能技术、项目的申报。加大节能技术培训投入,增加节能技术的培训内容。(二)推进管理性节约,降低公路运行成本。以体制改革为保障,促进公路行业节约制度的完善,建立健全全行业节约长效机制。注重加强节约监督管理,实现管理挖潜增效,不断提升公路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一是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加强工程分包、转包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