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化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计量的支柱,从内容到形式总是体现着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风貌,它的不断发展标志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管理的进步。就信息文明对会计学科的影响而言,到目前为至,会计电算化是其信息化的一次重大的变革。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的过程,它的出现是会计技术手段上的一次“革命”。会计电算化的到来,把广大会计工作人员从那种日夜埋头于抄写、计算、整理、汇总、核对等繁重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手工会计系统的纸张、笔墨、算盘已被电子计算机所替代,但此时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只是手工会计系统的仿真,其会计观念并未因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大的变革。可见,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注重技术、忽略观念的倾向。回顾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历次变革,从DOS版到微机局域网版再到Windows平台版,每次变革都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变革推动的结果,管理观念等方面并没有多少变革。所以从目前的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情况看,难以满足企业管理和实时控制的需要。我们之所以说目前的电算化会计还很难称之为是一场会计的革命,理由在于:第一,会计电算化未引起传统会计系统结构的根本性变革。第二,会计电算化未引起传统会计信息处理程序和方法的变革。第三,会计电算化未引起传统会计思想和观念的相应变革。所以,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目前的电算化会计似乎完全在往一个传统的观念上发展,它仍然没有脱离传统会计的窠臼而开辟出一片新的开地。21世纪,由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生产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化、数据化、知识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随着计算机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及应用,对以采集、处理和报告与企业财务活动相关的信息为主要职能的会计工作产生了一场直接、深刻、广泛的影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将逐步从单机环境过渡到网络化环境,从而更大地发挥电算化系统的效益,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促进经济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网络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手段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能够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连接起来的,而各自又具备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它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由网络的发展和应用看,网络具有以下的主要特点:1、信息传递的快速性。会计处理信息是否及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信息的传递是否快捷,所以“上网”会最大限度地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有用性。由于在网络化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计算机之间是通过一定的通信手段相连,因此很容易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上级之间等的快捷通信,会计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可以进行自动的转账处理,上级主管部门也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速地获取所需数据。由此既可以减少信息传播的时间,又可以减少出错率。2、信息处理的集中性。上网可以把若干信息输入分散在多台计算机上,通过网络把其传递到主计算机,由主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运算,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3、信息的共享性。通过网络有关部门可以发布许多对会计十分重要的信息,如价格信息、比价信息、咨询信息等,它们将有效地增加会计计量、确认的准确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由于网络内的各计算机系统共处于一个网络环境中,既独立又共存,因此,网络内各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数据资料都可为其它计算机系统所共享。由此看,网络系统可以克服单机系统的缺陷,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功能。一般地说,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应具有如下功能:1、加快信息传输的速度,建立良好的通信通道。由于在网络化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计算机之间是通过一定的通信手段相连,因此很容易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上级之间等的快捷通信,会计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可以进行自动的转账处理,上级主管部门也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速地获取所需数据。由此既可以减少信息传播的时间,又可以减少出错率。2、增加信息共享功能。由于网络内的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