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县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的方法和成果商都县委统战部就所承担的理论调研课题<<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的方法和成果>>,采取召开相关部门座谈会、与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交谈、走访部分个体工商户、发放征求意见表等4种方式进行了专题调研,结合商都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思考、归纳总结,认为当前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的方法和成果以及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商都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把非公经济作为全县的重点工作来抓,在政策上扶持、发展上引导,以培育壮大为目的,极大地推动了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在繁荣城乡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渠道、富裕城乡群众、保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商都县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多方协调下,在速度、效益、结构、质量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发展。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达到4549户和350户,注册资金分别达到3.7亿元和12.5亿元,从业人员分别达到6877人和1342人。其中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有147户1000万元以上的有65户。非公经济对地方经济贡献明显增强,有力地支持了全县经济建设和发展,成为我县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二)社会效益日渐显现。伴随着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回报社会、展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日益广阔。近年来,我县有1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被评为市级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4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被评为全区公益之星人物,截至目前,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共捐资100多万元,用于救灾扶贫、帮扶特困生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等,涌现出周玉海、李如杰等一批光彩企业家”以及全国劳动模范,在全县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另外,非公经济企业在自身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也承担起了安排剩余劳动力就业的社会责任,安排从业人员约达1万多人,极大地减少了社会就业压力,扩大了社会就业,促进了社会稳定。(三)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全县非公有制经济逐步以传统产业为主逐步向多领域发展,产业涉及工业、农牧、建筑建材、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行业,产业布局不断合理。一类行业有170家(包括批发零售、仓储邮政、食宿餐饮、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居民服务修理和其它服务、卫生和社会工作),二类行业有157家(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和体育娱乐),三类行业有23家(包括采矿业)。(四)发展环境继续改善。近年来,县委、政府坚持毫不动摇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认真贯彻中央和区、市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对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法规的宣传,全县“亲商、扶商、重商”的环境逐步形成,有力保障了非公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一是采取措施,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设立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园区、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2012年全县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1个,项目总投资90亿元,到位资金10亿元;二是高度重视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作用。截止目前,商都县现有非公有制企业350家,从业人员达1342人,党员159名,党员业主14人,其中规模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26家,现已有1家企业建立党委1个,11家企业建立党支部9个(其中有3家企业建立联合支部1个);规模以下企业单独建立党支部的7家,另有14家选派了党建指导员,广大党员在生产经营中很好的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三是商会组织作用发挥明显。县工商联共有企业会员45家,充分发挥基层商会的职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各类服务及活动,尽力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办实事、办好事,促进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五)企业管理逐步规范。由于对非公经济的重视与引导,近年来,全县大部分企业能逐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环境,企业文化和科学管理理念逐步形成。同时,部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