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推江西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选择研究第23卷第4期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Vol.23No.42010年8月JournalofJiangxiFinanceCollegeAug.2010金融助推江西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选择研究胡东艳1,李胜2(1.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江西南昌330045;2.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经管系,江西南昌330045)摘要:江西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投资转移的重要机遇,在承接中可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实现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由单个产业承接向产业集群及园区逐步升级的转变。江西在转型过程中金融支持与园区企业发展对接不完善,应从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融资平台、搭建银企合作互动的平台;加快投行业、风险投资的发展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引进与探索风险投资创新机制;鼓励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对口服务企业的金融服务部门的设立及帮扶政策的完善;进一步完善担保制度;中介机构及评估制度;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几个方面来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关键词:江西工业园区;产业结构;金融支持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557(2010)04-0020-03一、江西承接第三次产业结构转移浪潮的宏观经济背景当前,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汹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使得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投资转移的重要机遇。江西省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必须花大力气,找出自身的亮点,对自己的优势产业做一个全面的梳理,对自身发展要有清晰明确的定位,这些都是承接的关键点。工业园区是承接转移的良好载体。江西在承接中可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围绕自身优势主导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来招商引资,扩展、延长、完善产业链,实现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由单个产业承接向产业集群及园区逐步升级的转变。积极探索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或集中区的建设,完善产业集群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对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想办法积极引进大企业对园区进行整体开发,形成多种形式办园区的有效机制。要按一个园区或集中区建设一至数个产业集群的模式,形成一定数量的承接发达地区转移型的产业集群,促使工业园区成为城镇经济新高地、工业发展新亮点;要通过“配套协作”形成产业链,注重梯度转移后的带动效应。二、转型过程中金融支持与园区企业发展对接不完善的现状分析(一)金融供需结构上的不平衡企业融资难易程度具有结构上的不平衡性。规模大、发展好,基本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的企业,融资容易;而规模小,处于成长、发展期的企业融资却相对困难,银行对贷款的审查也更严格。金融机构多倾向于向大企业贷款,以期减少信贷风险。银行的贷款结构与中小企业用于技改投入和技术创新投入资金需求结构不配套,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贷款较难。(二)园区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性障碍根据“木桶理论”可以知道,在影响技术创新的诸多因素中,任何一方面因素的欠缺,都会对创新成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创新成功实施的非金融性障碍,这使得能够商业化的技术产品相对缺乏,而由于资金的缺乏,使得这种转化率进一步降低。中国现在实行的市场经济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脱胎而来,在融资领域,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以来是商业银行的宠儿,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则备受冷落,这里面既有历史遗留因素,同样有深层次的现实因素,园区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性障碍表现为:1.贷款担保制度效率低下。中小企业提供的抵押物不规范,不能设定抵押;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不能择为贷款对象;担保单位担保能力有限,不具备条件。2.股票、债券发行的政策性歧视。我国的资本市场是典型的政策主导型市场。长期以来,资本市场是作为国有企业融资及产权转换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制度,尽管现在正在改变这一状态,但民营企业要想获取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的资格仍然相当困难。只有为数极少的特大型效益很好的民企才有可能争取到上市的指标,众多中小型企业几乎没有任何机会。3.风险投资制度不发达。目前我省的风险投资体系基本没有形成。没有发达的风险投资制度,就不能在风险资本与高风险企业之间搭建通道。这一方面抑制了风险投资者的投资偏好,也使得高风险企业大大降低了获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