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西新小学教科研工作调研报告教科研工作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我在这次由塘沽教育局组干科组织的校长三年任期规划落实情况检查评估活动中,参与了九中、新城中学、盐场中学、实验学校、新湖学校、宁车沽学校、北塘学校等七所学校。其中实验学校处于塘沽XX县区,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名校。其余六所学校均处在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子弟较多、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较差。盐场中学前身是塘沽盐场子弟中学,07年8月归属塘沽教育系统,校舍年久失修,办学条件尤其艰苦。除九中、新城中学、盐场中学外,另外四所均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实验学校设有分校(主校与分校距离较远)。本次活动前学校已经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了自查工作。二、评估方法与内容本次活动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访谈和随机听课(由于种种原因,只听了九中的一节数学课)等方法进行评估。本次评估的主要依据有二。《2010年校长三年任期目标教学管理考核评估细则》和《滨海XX县区塘沽2010年学校教育科研管理评估标准》。我负责第一项中学校教科研活动(11分,满分100分)和第二项的评估工作。三、存在的问题1、管理机构不健全部分学校没有成立专门的教科室,科研工作一般由教务主任兼任。教学是基层学校的核心工作,教务主任是这项工作的主轴,平时工作繁忙,很难有更多的精力兼顾教科研管理。对九年一贯制学校而言,中小学往往只设一位教科室主任(或兼职)。就职位设置而言,这类学校一般都设中学和小学教务主任两个职位,分块管理教学工作。如此一来,不同学段的教师相互接触的机会较少,沟通不畅。如果只设一位教科室主任,往往是教科室主任抓本学段的教科研工作得心应手,而对不同学段的工作则力不从心。实验学校更是两个校区,主校和分校一套教第1页共4页科研管理班子,又从地域上给教科研工作造成了诸多不便。2、教科室领导及课题组成员变动较大,一定程度上存在消极怠工和推诿扯皮现象近年来,领导和教师的校际流动逐渐增多,部分课题的主管领导、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变动较大,这给课题管理和研究造成了诸多困难。特别是课题负责人变更往往使得课题研究在较长一段时间处于空白状态。后来接手课题的负责人由于种种原因研究动力不足,一般能等就等能拖就拖。问其原因,总是抱怨前任的工作不到位,课题研究困难重重云云。到结题之时,为了不影响学校教科研工作,非常重视结题报告的写作,理论、原则叙述详之又详,而具体操作过程避重就轻,蜻蜓点水,整个实施过程不见踪影。3、一方面缺乏优秀课题成果,另一方面成果推广转化工作滞后大部分课题研究水平不高,存在“申报课题热热闹闹,研究课题冷冷清清,结束课题虎头蛇尾,为科研而科研的不良倾向”。许多已结题的课题被束之高阁,部分学校没有课题成果推广的计划和安排。4、对教科研工作认识模糊,定位不清部分校领导及教科室主任并没有认识到教科研工作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引领作用,教科研工作的功利化、形式化倾向明显。部分学校十一五期间没有区级以上课题或立项课题较少,教师的参与率很低。校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也并未有效开展,教师科研意识淡薄。部分学校教研、科研活动杂糅,各项材料均显示教研工作如火如荼、科研活动凄凉冷清。5、过程性材料积累不足教育科研的实施,是一个从假设到验证,再到推广,或者是调查研究、经验概括、实施推广的过程。它追求的是实践中的探索,注重的是过程中的实效。部分学校在教科研活动中追求形式主义,忽视实施进程的厚积薄发。结题报告中具体的操作过程寡汤淡水,平时大量的研究工作往往被搁置一边。一个课题的实施乃至于一个教师的成长,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磨炼的过程,哪怕是实施中的失误与偏差也是很宝贵的研究成果,这就是过程价值所在。只有扣住研究内容,第2页共4页层层推进,步步深化,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才能使课题方案的假设与成果呈现珠连璧合,浑然一体,也才能达到我们研究的目的。6、没有长期的教科研规划学校教科研工作要有特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前瞻性、科学性较强的规划,部分学校是走一步看一步,即使有3-5年的纸介规划材料,也多是套话连篇、语焉不详。明年是各级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