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雩田镇十二五政府工作报告——在雩田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郑东平(2016年6月日)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雩田镇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邀请代表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雩田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以来,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监督指导下团结、实干、担当,坚持既定发展目标,接力前行,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攻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就。全镇各项事业均取得长足发展,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群众安居乐业。2011年至2015年,是雩田加快发展的五年,我们坚持“大镇更有大作为”总目标,不断进取,抢抓发展之先机。2013年起,雩田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全省百强中心镇、全市扩权强镇试点镇XX县区城建设卫星镇。“四镇同建”为雩田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一大批利好的政策和项目及时落地我镇,推动了我镇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五年来,我镇的各项工作不断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好评。2012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综合实力“二十强”乡镇;2013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综合实力十强乡镇第4名、二类乡镇考评第1名;2014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扩权强镇试点镇第1名;先后多次荣获县委、县政府表彰的“全县综合目标考评先进乡镇”、“全县工业发展先进乡镇”、“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进乡镇”、“全县重点项目推进先进乡镇”、“全县党建工作先进乡镇”和“年度特别嘉奖”等荣誉。五年来,我们强力推进了扩权强镇、美丽乡村、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雩田的整体形象得以全面提升。第1页共73页——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我们不断强化“争项目就是抢机遇,抓项目就是促发展”的理念,创新机制,突出重点,确保了镇内项目顺利建设,镇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2015年全镇财政收入首次突破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迈入全市20强乡镇行列。同时,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斐然,五年来,引进10个内资项目,投资总额26.5亿元,引进外资150万美元,培育本地企业10家。——赣中南古圩场重焕青春,圩镇靓丽凸显风韵1通过五年的建设,雩田这个“赣中南古圩场”重焕青春。拉大了框架大格局。新建的雩田中央商城将圩镇向东北方延伸了0.6公里。对圩镇西南方向破旧棚户区进行整体改造,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滨江西路1公里景观商贸圈。整个圩镇建成区面积达到了2.17平方公里。凸显了江南新风韵。多年坚挺在主街道的两幢“钉子户”土坯房被拆除后,整个街道变得整齐通畅。街面路面新铺设沥青,建设绿化带,安装太阳能路灯。临街店面进行庐陵风格立面改造,统一安装店面招牌。整个街道凸显了“路面白改黑、立面庐陵风韵”。构建了集中商业圈。新建成的中央商城和即将建成的圩镇城市综合体(祥龙大厦)可为商户提供近2万平方米的商品交易、购物休闲场地,全面改善原来交易场所不足,人流车流拥挤状况。滨江西路景观带及文化广场建成后,不仅提升圩镇品味,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娱乐、休闲、健身场所,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规范了综合管理。新成立的综合执法局整合了城管、环卫、国土规划、林业管理等功能,强化了圩镇环境卫生的保洁力度,大力整治了交易秩序和交易环境,整个街道干净整洁。提升了服务水平。镇便民服务中心得以全面改成,增设民政、劳动保障、村建规划、计生农医、扶贫开发五个服务窗口,建立健全服务机制,采取“AB”岗制度和午间轮流值班制度,集中、联合、统一办理便民事项,随时为群众提供满意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面貌显著变化。五年来,我们遵循“八不、八多”原则,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彻底改变镇、村面貌。主干线锦绣成片。自2012年起,镇里投入了近1000第2页共73页万元,对合七公路沿线房屋进行了屋顶“平改坡”,瓦片“黑改彩”和墙壁粉刷等改造,建设了第一条美丽乡村建设带2013年,又投入近2000万元,对20公里长的105国道沿线开展了破旧矮房拆除、村庄环境整治、房屋立面改造,打造了第二条美丽乡村示范带。2014年,在此基础上再投入1000多万元,对雩新线沿线进行了村庄环境整治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