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说明1.1安全分析评价工作简况红星水库位于夹江县土门乡万福村,距夹江县城约20km,属岷江水系金牛河支流,该水库枢纽工程于1975年3月建成蓄水,水库以上集雨面积2.3km2,总库容82.8万m3,正常库容58.16万m3,主要灌溉白云、万福、交通、江祠、骑江等五个村的三千多亩农田。是一座以蓄水灌溉为主兼以防洪养殖的小(二)型水库。由于该工程已运行三十多年,水库现存在一定病害,为确定水库现在安全状况,根据业主要求,我院接受了夹江县水务局委托,并由水工、水文、地质、金结、测量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水库大坝鉴定评价报告工作小组,确定了负责人,开展红星水库的大坝安全鉴定评价工作,把报告分章节按专业落实到人。任务落实后,我院人员迅即开展了现场踏勘,并先后组织测量人员和设计人员到水库现场和夹江县水务局,收集资料,测量、踏勘现场,检查工程,调查了解工程运行管理情况,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各章节完成后,由设计负责人统稿校核,编撰成册。1.2安全分析评价的依据和要求1.2.1大坝安全分析评价的依据1.技术资料1)、原有设计、竣工资料(红星水库特性见表1-1),本阶段地勘资料。2)、现场检查资料。3)、其他。2.规范、规程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2)、《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SL210-98;3)、《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理规程》SL169-96;4)、《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5)、《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7)、《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8)、《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9)、《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土石坝设计导则》SL189-96;10)、《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11)、《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77;12)、《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及验收规》DL/T5019-94;1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14)、《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1984年版);15)、《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1977;16)、《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17)、《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建管[2003]271号。18)、《水工设计手册》、《水力计算手册》、《土石坝设计》、《土力学》、《工程期水文及水利计算》等。1.2.2大坝安全分析评价的内容和要求按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建管[2003]271号),《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对大坝安全分析评价的内容、要求和方法都做了明确的规定。红星水库大坝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对大坝的工程质量、大坝运行管理、防洪标准、结构安全、渗流安全、抗震安全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作出该水库大坝安全的综合评价1.3工程概况红星水库位于夹江县土门乡万福村,距夹江县城约20km,属岷江水系金牛河支流,该水库枢纽工程于1975年3月建成蓄水,水库以上集雨面积2.3km2,总库容82.8万m3,正常库容58.16万m3,主要灌溉白云、万福、交通、江祠、骑江等五个村的三千多亩农田。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溢洪道、放水涵、卧管各一处组成,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以防洪养殖的小(二)型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14.6m,坝顶宽4.0m,顶长210m,坝顶高程463.60m;上游坝坡自上而下坡比分别为1:1.49、1:1.82、1:1.41;下游坝坡上部分为杂草护坡,高程457.53m以上坡比为1:1.88、以下为零乱堆石体,平均坡比为1:1.41。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等组成。溢洪道:溢洪道位于大坝左侧,长度240m,为开式宽顶堰,埝顶高程为460.16m,堰顶净宽12.0m,最大下泄流量47.5m3/s。放水设施:涵管为预制混凝土圆管,长度54.15m,内径φ800mm。放水卧管为阶梯式,其断面尺寸为0.4×0.4,放水孔尺寸为0.22×0.22m,最大放水流量0.2m3/s。红星水库工程特性表序号名称特征值备注一河流特征1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3km22多年平均径流深550mm3水文气象特征(1)多年平均气温17.2℃(2)多年平均降雨量1400mm二灌区特征1设计灌面0.30万亩2有灌面0.29万亩3灌溉时期2月——6月4灌溉保证率50%三特征水位及库容1设计洪水位461.698m2校核洪水位462.052m3正常水位(堰顶高程460.16m)4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