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关于“五水共治”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眼看夏季就要带来,各地开展防洪工作。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2018年关于五水共治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安排,城建环保工委在区人大常委会干新卫副主任的带领下,从4月下旬开始,走访相关职能部门及部分镇街,踏勘治水现场,召开相关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对我区的五水共治工作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研,现将调研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评价2014年至2016年,我区五水共治累计投入资金约x亿元,共实施了720个治水工程项目,消灭各类污染源约x个,治理入河排污口x个。通过水岸同治,城乡河道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城乡居住环境面貌得到美化,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市民获得感。2017年以来,我区的五水共治工作紧紧围绕全省剿灭劣ⅴ类水工作会议、剿灭劣ⅴ类水誓师动员大会精神和剿灭劣ⅴ类,誓夺大禹鼎的总体目标,结合美丽西湖行动,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进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立足目标,全力推进项目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主抓治水工作,几乎所有区四套班子全都扑在一线,围绕全域剿劣目标,全力协调推进。成立了劣ⅴ类河道剿劣行动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作战指挥部,区委副书记任总指挥,4名区领导任副总指挥。二是项目推进迅速。今年共计划实施318个治水项目。其中48个防洪排涝项目已完成15个,26个正在施工;治污水项目205个,已完成66个,98个正在施工;河道整治项目63个,已完成14个,28个正在施工;抓节水项目2个,正在启动。(二)立足源头,实施水岸共治一是实施水岸同治。结合三改一拆、小城镇综合整治、城中村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土地流转、沿第1页共5页河违建的拆除、各类违法堆场清除、污水管网的铺设。二是实施河道清淤。全年计划对49条河道进行清淤,已完成32条,累计清淤50.49万方,占年度计划65.3%。三是实施配水工程。在完成三阳排灌站、四五排灌站、白茅湖排灌站建设的基础上,实施富春江引水和三墩引水两大工程,结合大刀沙清水入城和周浦沿山南渠清水入城项目,通过西湖版的南水北调使引配水工程全域覆盖。(三)立足监督,发挥河长作用一是全面落实河长制。按照区级河长、镇街河长、村社河长、河道警长和保洁员五位一体,出台并实施了《全区河道分级管理机制》,将全区141条河道分成三级实施管理,全面更新了各级河长公示牌信息,进一步落实河长职责。二是推进信息化治水。全区的各级河长都安装了XX市河长app,每周上传巡查轨迹和巡河日志,第一时间处置群众在app上的投诉问题。同时以美丽西湖工作微信群、河长治水微信群为辅助手段,进行微信扁平化管理,快速发现并解决涉河涉水问题。区人大常委会也全面推进人大代表监督治水app的使用,发动代表参与治水,推进全区的治水工作。二、存在主要问题(一)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一是XX县区原有管网、排水设施养护与标准还有差距,尤其是老旧小区的管网管养和雨污合流整改尚未到位,一旦降雨偏大或涝情发生,造成污水外溢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大市政管网体系不健全。三墩区块与之江区块许多新建道路的污水管网尚未形成系统,古墩路、政苑街等部分道路市政管网没有移交。同时不少市政污水管网运行水位高,雨天出现满溢现象,污水被排入河道。三是污水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之江地区污水处理厂尚待建设,农村面源污染仍较为严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后没有出路。污水治理存在盲区,还有19个撤村建居社区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治理。(二)长效管理保障还不够到位一是水利设施的日常管护不足。目前我区部分箱(管)涵与雨水管道由于缺乏维护管理,长期无人清理,存在破损、淤第2页共5页积等问题,很大程度影响了其泄水能力。一些新建道路市政管网设施,也没有及时移交,无法纳入正常的市政养护系统。一些支小路、小区管网没有建立长效管理养护机制,堵塞满溢情况较为普遍。二是整治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沿江涉污企业及温室甲鱼的辅助用房拆除后,如何防止反弹还缺乏有效措施,鸡、鸭、生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