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援助活动室”申请报告关于建立泽盖寄小“心理援助活动室”的申请报告项目实施单位XX县区泽盖寄宿制小学校负责人:沙尔甲联系方式:13882497795联系人:王泽锋联系方式:13548381246项目实施背景“5〃12”汶川大地震,使紧临汶川的我县遭受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虽然灾难已经过去,但重大灾害后的心理调适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广大中小学生,他们弱小的身躯和心灵在面对灾后艰巨的生活和学习时,在面对亲人丧失、肢体残缺、家园重建、学业挫折等等现实问题时,各种心理问题还可能进一步突显和激化。随着灾区学校从灾后应急阶段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中来,学校心理教育正经历如下变化:1、短期的、应急性的心理援助→长期的、以预防和发展为主的心理教育2、大量外来心理志愿者为主→本地本校教师为主历史表明,重大灾害后的心理调适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广大中小学生,他们弱小的身躯和心灵在面对灾后艰巨的生活和学习时,在面对亲人丧失、肢体残缺、家园重建、学业挫折等等现实问题时,各种心理问题还可能进一步突显和激化。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心理服务,建立健全长效的灾后心理干预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在有条件的灾区中小学校建立心理援助机构就成为一种有效保障长效心理干预机制的有益实践。项目实施地点本着安静和方便的原则,我校“心理援助活动室”拟建在学校教学综合楼三楼,内分三个区:a阅览区;b互动区;c活动区。预计设立个别咨询室、团体活动室、办公室、沙盘游戏室、宣泄室、阅览室、测量室、放松室等功能室。项目实施惠及对象及人数第1页共3页我校“心理援助活动室”项目建立后,将主要针对XX县区芦花镇泽盖、沙板沟两个片区近八百名学生和木苏、龙坝等乡镇的部分学生。项目实施初步方案1、“心理援助活动室”要在站长组织和协助下,建立全校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使全体教师都能以不同方式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2、“心理援助活动室”要与本项目实施机构及其主办心理网站建立联系,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积极争取在专家指导下,为学生提供适切的心理健康教育。3、“心理援助活动室”专职教师要通过讲座或组织示范活动等方式,指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团队辅导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4、“心理援助活动室”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并通过宣传窗、黑板报、广播、专栏刊物、校园网站等载体向全校师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向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5、“心理援助活动室”学校要建立《心理辅导教师工作守则》等工作制度,规范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等工作等。6、“心理援助活动室”要定期开放,学生可以通过上门、来信、网络等方式与心理辅导教师联系,心理辅导教师应保持各种联系方式的畅通。7、“心理援助活动室”要通过观察、访谈、心理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并逐步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有特别心理需要的学生进行积极的接触与干预。8、“心理援助活动室”要建立心理辅导的转介机制。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发现需要接受心理辅导的学生可转介给心理辅导教师;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负责辅导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当遇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时,能及时将其转介到校外的专业机构接受辅导和治疗。建立“心理活动援助室”的预期效果1、日常组织管理功能(组织实施常规心育工作,为学校管第2页共3页理服务)2、测评建档功能(了解掌握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及个别特殊需要,基础性工作)3、咨询、辅导、教育功能(主要职能。开展个体、团体、信函、电话、网络等各种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开设心理活动课程等)4、宣传服务功能(通过心理讲座、心理社团、各类活动、教师培训等途径方式宣传、普及心理常识,树立健康意识)(兼具信息、资源中心)5、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功能。(预警机制、转介制度等)6、服务家庭社区的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心理环境)XX县区泽盖寄宿制小学校二○○九年九月五日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