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如何突围金融危机2008年,是国人用大爱战胜大悲的一年。2009年,我们拿什么拯救金融危机,银行业如何突围金融危机。这就注定了2009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更为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承载着在困境中复兴的重任。温总理在2009年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说,今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中央已经对今年的总体形式进行了科学的判断。这就要求在每个单位的实际工作中,逆市而上,化危为机,科学发展,抢抓时机!要把困难预计得更充分一点,信心更足一点,办法更多一点,措施更细一点,努力使突围金融危机的日子更早一点。一、信心之旅,明年春色倍还人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如何战胜金融危机,2008年9月,温总理在纽约就讲过一句话,就是“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2009年3月13日,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更是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温总理说,应对金融危机,首要的还是要坚定信心,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业务领域就有多宽。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坚定信心是商业银行稳定市场的有力武器;坚定信心是商业银行拓展业务的精神支柱。在金融危机下的经济,一定程度而言就是信心经济。信心在,梦想就在。有信心,就会有所作为,就能为银行创造利润。面对困难和挑战,最重要的是树立信心,要有创新思维,新的对策,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再创新业绩,再上新台阶。商业银行要善于把握市场变化,认真谋划发展良策,增强企业活力,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大各项业务拓展,并严格防控风险,坚定信心,在奋进中克服时艰,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赢得尊重。2009年,是一场商业银行在经济征途上的信心之旅。莫道落红空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期待中国和世界的明天更美好。二、拓展业务,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业务发展中控制风险,在风险控制中促进业务发展,鱼和熊掌可以得兼,唯有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和化解困难的硬道理。(一)抓住宏观调控契机,调整公司银行信贷投向1、商业银行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发展业务,锦上添花是首要和必然选择中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这样大环境下,商业银行要善于驾驭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快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调整,加大业务整合能力和风险控制控制能力。中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解决实体经济增速放缓问题,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要根据经济形势的需要,特别是公司银行业务要进行重新的定位和更多的、实时的信贷政策调整,紧紧抓住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和工程,这些项目和工程相对利润收入保障可靠,风险相对较小和可控,是银行必须积极争取的优质项目。同时,国家的政策给予了传统的优势产业,以及一些弱势行业和亟待发展产业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商业银行必须抓住这样的历史性机遇,为这些产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大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调整银行信贷政策,防范相关行业的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的新型风险。参加银团贷款,既可以分散风险,又能加大银行间的合作和交流,构建和谐有序的、公平的市场竞争。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在全国银行业协会的协调下,签署了相关的协议,人民币30亿元(部分地方银行业协会等自治组织确定为2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贷款一般采取银团贷款形式。对于中小股份制银行而言,即便作为牵头行的机会不多,但至少也可以作为参加行,分得这些大额优质项目的部分贷款额度。当然,还可以采取间接银团贷款的方式,从国有大银行购买银团贷款,以调整信贷结构。并购贷款的推出,为银行增加了新的信贷产品,以及为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增空间,必须把握住及利用好。2、在当前的世情和国情下,雪中送炭也是商业银行必须的选择在全球经济衰退时期,商业银行要大力支持自己的客户,要帮助哪些需要帮助的客户。但是,银行帮助客户的前提是不能把银行置于危险的境地,不...